7、老板產生
(內容提要:同樣20世紀80年代末,湔江堰市出現家中山公司。 這家公司實力雄厚,先是經營出租汽車,後來經營房地產。公司本部占地10多畝,雄據城區的幸福大道,資產早就過億元了。這家公司的老總原來是中學教師,他的發家頗具傳奇色彩。)
前麵章節中曾提及台灣國民黨當局,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放兩岸關係,準許在台灣的大陸籍老兵回鄉探親。市委中心組學習的時候,遲書記曾講過一個故事。他從內參上看來的,說國民黨張群用望遠鏡探親。這件事對台海兩岸關係,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張群(1889~1990)出生於四川省華陽縣(現雙流縣)。1908年赴日本,就讀振武學堂;與蔣介石為同學,終生與蔣搞在一起。 1927年起先後任國民政府兵工署長、上海市長、湖北省主席、國民政府外交部長;之後曆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四川省政府主席,任行政院長,西南綏靖公署主任等職。抗戰勝利後作為國民黨方麵,三個代表之一參與國共重慶談判,臨解放時和蔣介石一道敗退台灣。湔江堰市原三泊洞木頭閘房上,“興文堰”三個字即張群任四川省主席時題寫的。張群有二弟一妹,自己有兩子一女。父親1920年去世,母親和一個弟弟,解前後在成都生活。1956年其母親90高齡曾發表談話,要張群棄暗投明回歸大陸。
臨近解放的時候,四川劉文輝、潘文華(劉湘係)、鄧錫侯(簡稱劉鄧潘)策動起義,準備投向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陣營。時任西南綏靖公署主任的張群,已經察覺劉鄧潘等人的舉動。據《四川文史資料》載,張在和鄧錫侯等人談話時,講了三個方麵的內容。一是勢不可免各奔前程;二是含著淚以自己80多歲的老母相托;三是向鄧錫侯索要其收藏明代文征明的一幅畫。
按照蔣介石的旨意,張奔赴雲南為蔣效力,卻正好趕上盧漢起義被抓。盧漢以張群的名義召開會議,將蔣介石在雲南的黨政軍憲特等要員,全部一網打盡。其中的軍統雲南站長,少將特務沈醉臨陣起義。沈以自己的名義,命令雲南特務們繳械自新。李彌、餘程萬等國軍將領在昆明被扣。為解除國軍對昆明的圍困進攻,盧漢將李彌、餘程萬放回。李、餘也表示出城後,願說服進攻昆明的國軍向中共投誠。後來李彌在雲南邊境騷擾許多年,餘程萬跑到香港和妻兒團圓。足智多謀的張群揚言,和周恩來關係很好,要起義可以和周直接談。他居然說服盧漢,放自己脫身乘飛機赴台灣。其後周恩來在北京接見盧漢時,曾說過不該放張群走。如果用張群交換張學良,蔣介石會同意的。
蔣介石家庭經商出身,凡事講等價交換。蔣1946年3月4日釋放葉挺等人也出至交換!1945年10月中旬,國民黨軍第十一戰區所屬第三十、第四十軍和新編第十一軍等部共4萬餘人。在其副司令長官馬法五(兼第四十軍軍長)、高樹勳(兼新編第八軍軍長)率領下,從新鄉地區北進,企圖占領邯鄲,打通平漢鐵路。中共劉鄧大軍發起“平漢戰役”,全殲這部分敵軍,活捉馬法五等人(其中高樹勳率軍起義)。中共釋放馬法五等人,國民黨方麵也釋放葉挺等。葉挺獲救出獄後,為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隻是不料他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誌,1946年4月8日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而不幸遇難。
有文史資料載:該飛機的駕駛員是美國人,當時國共雙方對美國人都十分信任!故出現這麼多中共高級領導,一次失誤全部遇難的不幸結局。許多回憶錄對這次事故有懷疑,方方麵麵的猜測也很多。
另一方麵中共曾經成功地借用美軍飛機,將20名重要領導幹部送到前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1945年8月25日清晨,剛剛接到乘美軍觀察組飛機,回前線通知的20名幹部匆匆趕到延安東關機場。這20人是:鄧小平、劉伯承、林彪、陳毅、薄一波、滕代遠、陳賡、肖勁光、楊得誌、鄧華、李天佑、江華、聶鶴亭、陳錫聯、陳再道、王近山、張際春、宋時輪、傅秋濤、鄧克明。這些人有的是中共的重要領導,有的是叱吒風雲的名將,無不肩負著中國革命的重擔。
當時朱德的秘書黃華也前往機場送行,當他看到要乘坐這架飛機的人後,不禁大驚失色。他擔心如果在飛行中有什麼事,這些不懂英文的將帥們,將如何同美國飛行員對話?在請示領導後他也登上飛機,以翻譯的身份加入了這批冒險者的行列。經過4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飛到位於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黎城縣長寧機場。本來需要大約兩個月,才能達到的戰略性運送任務,隻用半天即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