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身感受
(內容提要:本篇小說中的“我”曾長期在省幹函院的輔導站工作,以下才是他自己的的感受。)
1982年12月,幹部“四化標準”在中共十二大上寫入新黨章;1983年7月,全國組織工作座談會強調領導班子要實現“四化”。所謂“四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培養選拔幹部,要以“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為標準,其中知識化是硬任務鐵指標。由於曆史原因,四川相當多數的幹部;都沒有大專以上的學曆, 他們麵臨著很大的壓力。
為解決四川幹部們的學曆問題,許川部長憑一己之力,要創辦一所國家承認學曆的幹部函授學院!困難無數要做的工作很多。從1984年獲得批準,1985年省幹函院開辦,到1991年許川同誌逝世。其中1988年湔縣改稱湔江堰市,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和許部長有過多次接觸,從中感受到的有這樣一些。
首先許部長要做北京的工作。創辦一所大學須教育部備案批準,許部長是怎樣去跑路的?筆者不可能知道。我知道的是上麵隻為兩個省,批準建立獨立設置的函授大學。一是湖北函授大學,二是四川省幹部函授學院。某次聽許部長說廣東省有錢,他們拿出兩千萬元;也要創辦一所類似的函授大學,但上麵就是不批。有一次許部長陪同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的領導,來湔江堰市委宣傳部中午小休息。我參加接待聽他們說,黑龍江也有類似的舉動但仍然沒有成功。
二要把四川省內的力量組合起來。白手起家辦一所大學,肯定需要各方麵力量的支持配合。某次開會許部長講,他向省上分管財政的,顧金池副省長要200萬元做開辦費。內心深處想法能要100萬就不錯了?但是顧一次給他120萬元,許笑著說自己簡直就是喜出望外!一方麵這些錢能辦很多事,另一方麵許院長曾講,有些話難說啊!他請省內一所大學協助他辦省幹函院?但對方說先付兩百萬元,沒有兩百萬元拿不出教學大綱!許部長的精誠所至,得到西南財大、四川師大兩所大學的全力以赴支持,是他們協助將省幹函院辦起來。
那些年大小會議上,財大的趙東亞院長多次申明:西南財大的師資力量,就是省幹函院師資力量!隻是我們湔江堰市輔導站,財大先後有幾十個教授級別的老師來上過課。其中有趙國良、羅岷、馬明宗、汪浩、黃迅、吳歧山、張可金等著名學者。這對啟迪一個地方人們的思維,起到了重大作用。四川師大更是由黨委書記、校長楊泉明教授親自帶頭,許多專家學者,前來我們湔江堰市輔導站授課。當年政教係、中文係許多老師、副教授、教授也來講過課。
這其中的困難是,很長一段時間輔導站沒有車。有些必須接送的專家學者教授,找車很是困難!找市委辦要車肯定很不容易,找其他單位的車也艱難。幸虧有那麼多學員,有些學員幫助輔導站,解決一些找車的困難。如市稽征所的女所長,有鐵女人之稱!她在三年函授學習期間,幫助我找了幾次車。所長請街上跑出租的,半價收費或是隻是加些汽油,為輔導站接送必須的老師。直到1991年輔導部出資,市委辦出駕駛員兩家合夥。占市公安局的指標,購買輛微警車型車,這個問題才算基本解決!
省級機關組宣兩部、講師團、省教委等,不少權高位重的中青年領導,也放棄原有職務來省幹函院工作。其中先後有廳級幹部幾人,副廳級幹部十幾人,縣處級幹部幾十人。教育行道曆來有出生入死的說法,意思是進教育戰線的都沒有取頭,不會再有政治上的進步。筆者多次聽領導們說,他們來幹這一行就是奉獻,為幹部四化作奉獻他們不後悔!
三是穩定地(市)、縣(市)兩級辦學機構。省幹函院建立後地(市)、縣(市)兩級是具體的辦學機構。許川部長千方百計,把這兩級機構穩定下來,為此省委、省政府發了些文件。他在講話中告訴大家,文件就是依據一定要把文件用好。許部長做過川報總編,當省委宣傳部長同時還是省委常委,在全省的宣傳係統享有崇高威望。對個別怕麻煩不願意辦分院的地(市),他還親自上門做工作。
省幹函院創辦之初,前後好幾次許部長半夜三更來湔縣找我。他要了解縣級輔導站是怎麼工作的?其中一次他來的稍早,還去我們的夜校成人高考文化補習班,向近百個學員講了話。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爭取過好成人高考的關口,要學員向辛勤培養他們的老師致謝!
另外還有一次已經半夜,許部長的雙色尼桑,停車在我們縣委大門口。縣委守門的來北街25號宿舍叫我,我出來後走到車旁看到車內照明燈打開,許部長坐在車的後座上。樣子象是很疲倦,腳上的寬鬆式棕色皮鞋醒目。前座年青的王秘書說:許部長剛從幾百公裏之外K地區回成都,然後直接就來湔縣了。須知這時候的許川同誌已經年屆六旬!
王向許建議叫我上車談話,這樣許部長可能輕鬆一點。但許川同誌象是鼓足幹勁式地從車中出來,和我一起去我們宣傳部的小會議室。又有人叫來我們部領導,現在是省、縣兩級宣傳部的同誌坐在一起,正而把經地談工作。後來我聽省幹函院的人說,那次許部長去K地區。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辦分院,許部長去做了工作後那個地區才開辦的。
接觸多了談話的內容也多,我曾聽許講過他自己的經曆,特別是在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西南服務團的感受。其中最深的人民人群對子弟兵的支持!他們服務團基本上沿長江西進,沿途經過的地方無論新老解放區都窮到極限。抗日戰爭打了8年,解放戰爭打了4年,合起來12年。老區人民傾家蕩產支援前線!新區過去受國民黨政權、軍隊的搜刮,地主、惡霸、土匪等等的盤剝也窮得很啊!這種情況下的人民群眾,仍然把自己最後一點東西,都拿出來給解放軍。
當年情況是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比例:由清代中期的1/3,1890年起落後到1%!而需要養活的人口,則占到世界的1/4到1/5。其中的原因一是帝國主義的侵略,他們強加的鴉片貿易和戰爭賠款,簡直要把中華民族逼到滅亡的程度!僅僅是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國割讓台灣、彭湖列島之外,還賠款2.3億兩白銀。交銀的時候日本還虛構“白銀火耗”,向我們多要幾百萬兩。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占領北京,1901年《辛醜條約》簽訂。據網絡載:加上利息中國總共要賠償10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後因兩次外交失敗,又增加1.6億白銀。清王朝的總統治者慈禧太後揚言: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這歡心!這大筆銀兩到1939年才停止支付,共賠償6.64億兩;扣除美英退款部分,實際支付5.76億兩;占總賠款的58%。
有專家學者估計,鴉片貿易加上曆次戰爭賠款。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銀兩,被搞出去的共有百億兩,約占總數的70%以上。中國從秦漢時代的絲綢之路,到明代鄭和下西洋,再到清前期康乾盛世。全世界70%的白銀彙集在中國!清晚期其中的大部分,又被鴉片貿易、戰爭賠款、戰爭搶劫搞出去。這也是我們百多年來,貧窮落後的根源之一。
以鴉片為例:英帝國主義在東印度公司,生產一箱(100斤)鴉片成本約70兩白銀。販到廣州零汀洋海上,即上漲10倍達到700兩。再登岸販到廣州陸地,再上漲3倍達2000多兩。如果再販到內地,每箱售價達3000兩以上。毫無意義的鴉片,1840年前清乾隆時期開始,帝國主義即以走私的形式,向中國大量傾銷。1840年後更是公開向中國大量進口,搞得中華民族國貧民弱! 海南紅軍娘子軍連,川陝紅軍女兵師(兩個婦女獨立團;都是鴉片泛濫成災,男性首先受害後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