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遊覽南昌(下)
(內容提要:唐代王勃的《騰王閣序》,是出乎策劃人意料之外入選的。農耕文明時候可能發生的現象,在以經濟為中心的當代,幾乎不可能再現。)
網絡載: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初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曆史上的滕王閣屢毀屢建,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現在的滕王閣主閣共九層,落成於1989年10月8日。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的,是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新建的騰王閣崴峨雄偉,瀕鄰贛江麵對西山視野開闊。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結構,突出背城臨江,瑰瑋奇特的氣勢。2001年元月核準為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990年10月17日這天上午,到達時停車場看守人上前,向我們的微型警車收費2元。參觀門票也由小劉簽字免費,豐田車駕駛員沒有同行,她帶我們5個進入騰王閣。聽小劉說頂層是戲園,今天有歌舞表演。苟小美一下子來了興趣,她要去看歌舞,我們都隨著她乘電梯到達頂層。進到戲園裏戲台上幕布低落,喇叭裏播放著動聽的音樂。能坐百多人的座位上,稀稀落落坐著20~30個人。小劉叫我們入坐,她要去戲台後麵探尋一番,看看演出是怎麼回事?
苟小美等人找位子坐下,我在戲園外麵的圍欄處俯視四周。南昌城區的樓房瓦屋,層層疊疊望不到邊。這時候高樓大廈還不多,有平房瓦屋、也有10層以下的樓房。贛江從騰王閣下流過,撫河的分水口也在閣下。雖然時間已經10月中旬,好象贛江還是豐水期,碧綠的江水滔滔奔騰,向著鄱陽湖湧動流去。江對岸東南方向,遠處天際間是一片山地,也是蒼茫碧綠的樣子。那情形有些象站在湔江堰的擂鼓坪,望湔江河西清城山、清城鎮山邊一樣。
中國革命的起始階段,江西贛江是重要的曆史舞台。澤東詩詞有不少關於贛和贛江的字句如:
“ 贛水那邊紅一角, 偏師借重黃公略。”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
“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
“七百裏驅十五日 贛水蒼茫閩山碧。”
……等等。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有首歌叫《紅軍戰士想念澤東》。其中歌詞道:“贛江邊,你率領我們反圍剿,殺敗蔣匪百萬兵。”這應該是當年真實的寫照,幾萬人的紅軍在澤東的率領下,連續幾次打敗敵軍10萬到幾十萬人的圍剿。被打敗敵軍加起來確實有百萬之眾。這首歌詞作者之一任紅舉老人,“5.12”特大地震後,曾經來湔江堰市搞過文化援助活動。筆者作為地方文化人之一,參加任老等人舉行的座談會,其時他已經70多歲。
聽任老說他上過朝鮮戰場,因為個子不高佩帶的是一支卡賓槍。20世紀60年代初,搞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時候,周恩來總理是總導演。這首歌詞剛出來的時候,不象現在這麼動人,周總理不滿意叫修改。任老說自己花費1個多月的時間,每天隻想這幾句詞,終於讓周總理滿意了。另外還有一首《雙雙草鞋送紅軍》,歌詞也是任老創作的。“紅旗滿山崖,鮮花遍地開。人人都把紅軍愛,姐妹們送鞋來……。”歌聲親切動聽充滿真情!我們與會的人都讚揚任老,說他這兩首歌詞都寫得好。當時的實際情形是紅軍每到駐地,上自總司令下至普通士兵,都得自己動手搓麻繩、打草鞋兩雙以上!藝術給人美感,姑娘們給紅軍送草鞋,寄托著當代人的向往。
左的機會主義排擠澤東後,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打不贏,被迫萬裏長征。還有史料說紅軍長征後,陳毅元帥留守江西根據地。由於圍剿的敵軍太多,也由於王明路線在黨內“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江西根據地肅反打“AB團”,大量殺害紅軍指戰員和地方幹部,失去部分民心。陳毅等在根據地立不住,跑到離南昌不遠的油山才躲過浩劫。那麼天際間的那片山,不知是否為陳毅當年藏身之地
實際上網絡查閱地圖,陳毅活動的地方,距離南昌還有很遠……。陳在當年為我們留下,最為壯麗的梅嶺三章詩篇。其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