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前往長沙(1 / 3)

19、前往長沙

(內容提要:從江西醴陵市進入湖南省,我們的車走錯了路。本來1~2個小時走完的行程,花費近7個小時!傍晚的時候我們到達長沙。)

醴陵市有一條小河向西彙入湘江,午飯後下午1時我們一行又出發。苟小美副駕駛位上,手捧地圖冊指揮郭大俠駕駛車,過小河上的橋前行。這裏到株洲隻幾十公裏,到長沙又幾十公裏,最多再前行100公裏。1~2個小時後到達目的地,我們今天的行程即結束。聽苟小美說,長沙市下麵還有個長沙縣,是長沙縣的人來過我們湔江堰。接待的時候雙方很是融恰,對方帶隊的縣委辦曾主任,熱情邀請苟小美去耍。現在如果去了一定會得到接待!

毛一首《答友人》的詩很是優美,我年青時能背誦: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

可惜我們這次行車,不會經過詩中描寫的地方,九嶷山在湖南靠近兩廣的南邊。不過也有詩家解釋,詩中的“帝子”、“斑竹”、“紅霞”、“芙蓉”等詞句,中心是“紅霞”。那是澤東對楊開慧的懷念,楊長沙人小名叫霞姑。我們去長沙一定能夠參觀到,有關楊開慧的地方。

由於微型車的後排座堆放了東西,我和鄭師傅夫婦坐在車廂的前排座位,駕駛室的後麵。鄭坐中間、小祺坐靠窗位置,我坐靠車門的位置恰好在苟小美的背麵。這一路上出來都是苟捧著地圖冊,也看路上的指路牌,還沒有出過錯走到別的地方去。車沿著公路過一塊稍大的石碑,碑上一麵刻江西,另一麵刻湖南的字樣。前麵的兩個人在用心、或用力駕駛車,我們後排的3個人好象都在瞌睡。汽車差不多行走兩個小時,突然郭大俠說沒有對啊?應該到長沙了,咋個跑到山裏來了?根本不象是到長沙方向,去長沙應該越走越熱鬧。咋個越走越冷冷清清?路上車少連行人也少?

郭將車停住我和他下來,我看到車停放在山間的農田邊,機耕道一樣的路麵上。田裏莊稼已經收獲,田埂上有新種的蘿卜白菜等。有農婦背著背篼在田埂邊割草,不遠處還有農舍。我走過去向她問路?但我們都聽不懂對方的話,嚐試說普通話也不行。農舍裏走出農婦的丈夫,郭大俠上去問路,那人也聽不懂他說的話。有資料說中國最難聽懂的十大方言,其中湖南方言榜上有名,排名第七、難懂指數6、上口指數6。此時此刻我們親身領教,什麼叫語言不通。我從挎包裏掏出筆和本子,寫下這是什麼地方?對方也說看不懂。隻好上車向前行駛,接著又問了幾個路人也不得要領。

終於有個30多歲的漢子,能聽懂我們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鄭師傅也加入進來,我們3個又是寫、又是說。漢子明白後反問,你們去長沙有油路不走,怎麼走到機耕道上來了?知道我們是走錯了方向,漢子說這裏是湖南攸縣,距離醴陵市已經上百公裏。如果要去長沙得先到衡東縣附近的榮恒,再朝楊橋方向上行到株洲。那條路是柏油路麵汽車好走,然後到長沙就就近便了。說著漢子還在我的本子上,用我的鋼筆畫了草圖。問他這一走有多遠?漢子說可能也是百多公裏。

隻好繼續前進,現在用我的指路地圖,苟小美隻得讓出前排副駕駛位,由我坐上去指路、看路、認路。(直到回四川湔江堰市,我們的車再也沒有走錯路。)郭駕駛車也累著了,由鄭來駕駛我坐在他旁邊。往後我還要看著汽車儀表盤上的路碼表,每50或100公裏,即叫兩個駕駛員交換。我們的車又開始走,此時苟小美坐在我的身後。她不甘心地說照著地圖走,不知為什麼走錯了?可能是醴陵市過橋的時候,路牌上的指路標倒過來、標記出錯了?沒有辦法和她說什麼。我當時心中想的是,中國地大物博56個民族,人口眾多方言也多。幸虧祖先創造了大家都說聽寫用的漢字,否則拿什麼把10多億人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