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往回行駛(中)
(內容提要:我們翻越天險雪峰山,到達最美麗的縣城鳳凰,還經過生長許多蘭草的南華山。)
10月21日早晨6時,我們5個在招待所早餐,吃稀飯饅頭小菜花費4.80元。有水果小販早早地來銷售,苟小美又買了3.85元的香蕉放在車上,說是邊走邊吃。鄭、郭二人給汽車水箱加水,我們各自的水壺也裝上茶水。還不到7時在清晨的習習涼風中,郭大俠駕駛微型警車載著我們駛出招待所大門。路過中共洞口縣委的大門外,不一會兒即駛出城區街道,向天險雪峰山行進。總的感覺是路越來越陡,具體是轉彎越來越多。但山道上也有騎自行車的下來,我內心的感覺是,既然能騎車應該不會有好險!
不過我的想法錯了,路邊已經有提示牌,上麵清楚地寫著:車行天險,請檢查刹車!這山上風光旖旎森林密布,薄霧迷漫彎道眾多,行進的大小車都自動成隊列。很少有超車的,除非有的車停靠在路邊,讓過往車上行或下行。我們微型警車列成隊的這列車隊,有大小車10多輛,包括客車、軍車、貨車等。各自全以赴的發動機聲音,在山道上和著山風回響。我們的車跟在一輛國產中巴車後麵,那車上乘坐的人好象沒有什麼,我們車上的人很是緊張。
車行雪峰山並不隻是直上直下,而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最高的山峰上去10多處彎,下去又是10多處彎。這雪峰山上的公路,象許多人都吃過的,油炸麻花一樣扭來扭去。為了加大摩擦係數,不少路麵上甚至有水泥澆鑄的,碗口式的坑密密麻麻布滿整個路麵。這山上容易發生車禍的路段,路邊都有寫了字的牌子提示。讓駕駛員更小心謹慎,坐在車上的人看了感覺是觸目驚心!
當年如此險峻的山,10萬日軍前來作戰?真是自討苦吃。不過隻靠山險是擋不住日軍的,抗戰8年60萬日本軍(不算關東軍下同)即占領大半個中國,許多天險並沒有發揮作用。1944年4~12月豫湘桂作戰。中國軍隊共約100萬兵力,在河南、湖南、廣西等地抗擊日軍進攻。日本的中國派遣軍這時擴軍到100萬人,使用累計約51萬兵力,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結果是中國軍隊戰敗,大片國土淪喪,許多中美聯合的空軍基地被攻占或破壞。史載:日軍達到打通大陸交通線之目的,但是他們打通的交通線並不能暢通。結果是日軍兵力更加分散,為爾後作戰更為不利。反而方便我敵前、敵後兩個戰區的軍民,展開局部反攻。
雪峰山戰役時,參戰的國民黨74軍等部隊,都已經裝備了美國武器。中共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愈戰愈強成為牽製日偽軍的主要力量。再加上近在咫尺的芷江機場,上百架中美戰機,用美國炸彈、子彈的轟炸、掃射,日軍戰敗也是自然的事。現在這時候看到一隊隊汽車,在山道上緩慢行駛,雪峰山天險對軍運、民運,貨運、客運都不是好事。好在2007年12月,我再次來乘車穿越雪峰山隧道。我們的車隻10來分鍾即走完,如果翻山要走近2個小時的路程。兩相對比就知道了,為什麼人們要追求現代化?汽車行駛的公路,比人用腳走的山路是進步。那麼逢山鑽洞、遇水上橋的高速公路,更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上天保佑我們這輛車,順利翻越天險雪峰山。事後我想帶著兩個並不高明的駕駛員,車況也有尚未查清的問題,能不出事情過天險真是如有神助。如果這車在山上熄火,那才是叫天不應、叫地無聲。幸虧韶山的時候,那位桃源縣警官主動幫我們的車,調整了點火器——白金。這在翻越天險時起了重要作用!
按地圖冊上的指示,我們的車在雪峰山區,經過江口、塘灣、硤州等地,到達懷化的時候還不到中午。這座山間平地上的城市顯得很美,有高音喇叭正在播送女聲——懷化是座美麗的山城!為了趕路微型警車經繞城公路繼續前行。這裏軍人、軍車都多,可能是因為附近芷江機場的原因。那裏抗戰期間即是中國空軍的戰略基地,現在應該建設得更加非同一般。按九江航運局人的提示,經過懷化即走在回四川的正確道路上,我們又從麻陽到達鳳凰縣正好中午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