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機關的秘書之十一
變更工作
(內容簡介:因為同時要做輔導站、市委宣傳部、市委中心組幾項工作,這段時間我的生活顯得豐富多彩,知曉了許多這樣那樣的事情。由於承擔的事情太多,擇善而從最終選擇脫離市委機關。雖然曆經曲折,值得欣慰的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目錄:
1、多頭工作 2…………………………8
2、掛牌和考試 9………………………17
3、差點政變(上)18…………………25
4、差點政變(下)26…………………33
5、眾多公司34…………………………40
6、獄中記事(上)41…………………50
7、獄中記事(下)51…………………59
8、潮流湧退60…………………………68
9、脫離市委機關69……………………76
***********************************************************
1、多頭工作
(內容提要:因為有輔導部的工作,同時又有秘書的其他工作,我要幹的事顯得頭緒多。)
昌河微型警車接回來後,輔導站工作用車方便多了。我手上的各件事按步就班運行。此後幾年間我一般隻是,接送川師大、西南財大重要授課教授,或者搬運書籍等才向市委辦要車。如果我跑成都辦事、開會、聯係,就自己趕公交車,那樣方便得多。這樣算起來一個月用車也就4~5次,對市委辦的工作影響不大,因此程主任等連汽油費也沒有向我要。
這天我要去成都辦事,程主任帶著一個中年人來搭車。說這人是他們程家的小叔叔程曉龍,請我和鄭師傅順便將其帶到成都去。其實曉龍這人我也認識,我們上小學時還都在城關二小,他比我低三個年級。知青下鄉返城時工作也安排得好,在寧江廠當工人。這是家當年三線建設之時南京內遷單位,這裏的人能幹福利待遇也不錯。聽說程曉龍現在停薪留職做木材生意,幹得風風火火很不一般。湔江堰地處阿壩州水陸要衝,川西北林區位於阿壩州。那裏有好幾家森林工業局,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專斯砍伐木材的業務。聽說每年有10多萬立方米的木材,經湔江堰運送到成都。
前麵的章節曾經提到:木材的運送方式,解放前私有製也沒有公路汽車。木材要捆紮成筏子,由人操控順著湔江流放到成都。解放後公有製木材散放在河道中,由一些漂筏等規範流向的設施,將漂木引向成都。在一處叫洞子口的地方,全部由機械打撈上岸。改革開放後各方麵都得到發展,汽車多了陸上運力增強,山裏麵的木材都是用汽車運到成都。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1998年!這年南中國長江上發生特大洪水,據說與上遊水土流失有關。因為長江水的流量沒有1954年的洪水大,但是水位比1954年高,說是自那時起長江河床平均抬高0.5米。因此1998年洪水後,國家禁止砍伐天然林。湔江堰市的木材市場,也轉型加工銷售一體化。木材來源於抽采人工林,由民營企業們自主進行。好在改革開放後國有、集體和私人,栽種了很多的樹。幾十年過去,這些樹也差不多都長大成材。
1990年之前和之後的幾年間,湔江堰市觀鳳樓賓館那裏,有處寬敞的木材市場。每天都有裝載木頭的汽車,成隊成排在那裏銷售,實為非常好看的一大景觀。這裏原本還有耗牛銷售市場,一輛輛裝載耗牛的汽車,也是排成隊在此銷售。車上車下那些威武雄壯,長著犄角和長毛的高原之舟,那才真真叫好看!湔江堰是旅遊勝地,很可能活耗牛糞便氣味難聞。不久耗牛銷售市場,被遷徙到20公裏之外的郫縣安德鎮。
程曉龍搭車去成都後,我們一是各辦各的事,二是約定見麵乘車往回走的地點。我去成都市委講師團,即省幹函院成都分院辦事。按照約定中午時分,程曉龍來成都市委門前,我們又相見了。這頓午飯我們就安排在羊市街,成都名小食店用餐。程小龍要爭著付飯錢!我不同意自己將連同鄭師傅,等三個的飯錢都付了,然後要了票據回來好報銷。小龍見狀很生氣說看不起他!我平靜地告訴說,你搭這趟車隻節約幾元錢,但這頓飯就要10來元錢。這頓飯錢我能報銷,所以我們大家都沒有出。如果你要辦招待,今後有的是機會到那時再說。這人聽了我的話也表示服氣,這天我們大家都象平常一樣也沒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