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廟山街(上)
(內容提要:本段文字是這篇小說的結尾,關係到曾經的國家領導人,筆者不得不慎重為之。這裏介紹文廟山街的情況,以及全國政協事副主席萬國全,在湔江堰市自家門前時的情形。有關萬國全家相關的背景,本段文字也盡力予以說明。)
2010年之後在四川湔江堰市,作為古城區重要景點之一,文廟公園已經修建完成。文廟山上“5.12”特大地震中,毀壞的魁星閣即紅塔子也已恢複。由此至二王廟的遊山步道,沿途茂密森林中,每天都有大量遊人經過。文廟山這裏曆史上在古湔縣城區之內,附近還有擂鼓坪上的玉壘閣、明代的古城牆、宣威門等。加之湔江堰內江,從離堆進入寶瓶口後。又分成江安、走馬、柏條、蒲陽、楊柳大小共5條河。如果加上內外江的:金馬河、沙溝河、黑石河、南橋河等,一共就有9條大小河流。古時候人們曾用“半城江水半城山”,來形容這座縣城。詩雲:
半城江水半城山,亦為風流亦為情。
湔江景色冠天地,玉壘春光四時新。
瀾回魚嘴分內外,浪拍離堆出寶瓶。
若從宣威門上望,五流穿街向東行。
自1988年建市後,城區建設突飛猛進,麵積已經幾十平方公裏。城市人口也已經幾十萬人,和過去幾萬人的小縣城,不可同日而語。
20世紀90年代剛開始之時,市委辦公室將文廟山的一處古典式宅院,開發成市委機關宿舍。這座宅院1畝有餘,山坡和平頂各占一半,院門外有一口水質很好的井。過去院落的山坡上滿是紅梅、山茶、寒曉等,她們開放的時候這裏燦爛一片。還有苦竹、金竹、箭竹等,苦竹也叫釣魚竹,是做漁杆的絕佳材料。她節長葉茂幹枝挺拔,就象是婷婷玉立的少女。金竹外表金黃高約2米,莖幹約1~2厘米籠子很密。箭竹顧名思義是造箭杆的材料,聽說熊貓很愛吃這種竹子。正是這些竹木花卉,將這處院落裝扮得與眾不同。
平頂上為一院10多間,磚瓦木結構的平房,後麵還有楠木、核桃、柚子等樹木。解放前院落裏住著一位,叫萬師長的國民黨將軍及其家人。剛解放的時候也不知怎麼回事?萬師長卷入國民黨特務策動的“二五”叛亂,他人被槍斃宅院被沒收充公。此後這處院落長期居住著,解放軍湔江堰市(過去叫湔縣)人民武裝部的幾位老領導。
改革開放後市上重新在城區,一處叫靈岩溝的地方,給市武裝部的老領導們新建了住房。這幢宅院空出來後,由市委辦公室開發成市委機關幹部宿舍。門牌號為文廟山街102號。外麵為可以停車倒車的壩子。院落裏麵兩幢稍大的5層樓,編為附1、2號各住10家人,每戶麵積90~100平方米。兩幢2層小樓編為附3、4號各住1家人,每戶麵積120平方米。1992年分到新房的住戶們,筆者也是其中之一,都高高興興搬家入住進來。
前麵章節提到的這山上蓋別墅,被沒收拍賣是幾年後的事。1992年時這裏的1、2號樓,住市委機關的一般幹部。3、4號小樓一是住市政協粟主席,之前他住瑞蓮街市委宿舍。二是住新任的戴市長,之前他住市政府外北街宿舍。前麵章節說了過去的申市長,這時已經調成都市區工作。因為自來水已經普及,原來的水井也就廢止不用。新任戴市長還給市廣電局打招呼,北街102號院的收視費免了。隻要他任市長一天,這院落中的住戶就不交這筆,每年180元的費用。
遲書記到任退休,新任黃書記上任後;市上的電力公司,移交隸屬成都市的公園路供電分局。對方給予一些資金,其中部分新修現任副市級別墅式小樓。這些小樓文廟山上有幾座,城區寶瓶花園還有幾幢。因為這些別墅式建築,違犯了市(縣)級領導不得單獨建房的規定,全部房屋都被上麵沒收拍賣。所有上榜的副市級領導們都沒有住成,空留下遺憾在人們口碑中流傳。新任戴市長的近400平方的三層新樓,就在他住家的附4號小樓附近。可惜房子沒有要成,人還被上麵警告處分。好在2年後新市長的處分解除,這天因為高興他喝了不少酒。
我自己於1992年春天,搬家到文廟山102號院來。這裏距離北街口的市委大門僅200~300米,中間經過湔江堰中學(簡稱湔中)。我上下班、和孩子上學都很是方便,今年女兒就要在湔中上初中一年級。我住家附1號二樓,對門是市公安局的王副局長。三樓有一位姓吳的畫家,一樓是市委機關的羅姓、唐姓兩位駕駛員。加上四樓、五樓全部10戶人,包括對麵附2號樓的10戶人,前麵說了都是機關工作的同誌。為了防盜我們一樓、二樓都加裝了防護欄,全院子22戶人家都安裝防盜門!102號院左邊,是幢有四麵圍牆的平房瓦屋。住著解放軍部隊一位姓黃的,離休的師級領導幹部。我住房屋的側麵,正好在這家人的屋後,這一麵圍牆稍矮。
吳畫家的工作單位是市委宣傳部文聯,他30年工齡提前退休,正專心致誌搞繪畫創作。吳還帶了學習繪畫的學生,他在這院子中沒有住多久,就離婚搬走了。聽說吳和一個叫陳紅的女青年搞師生戀,但最近又搬回自家。也不知怎麼回事?新搬家不久我們的102號院,就鬧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