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2 / 2)

彭圯措手不及,早拖下馬來,晁春喝教眾軍一發向前,把彭圯捉了。呼延灼看見了惱羞成怒,奮力向前來救,自己勝不了林衝等人,也在情理之中,可自己保舉的大將連梁山一個女子都鬥不過,怎麼向朝廷和眾將士交代。

扈三娘也不答話,拍馬便來迎敵。呼延灼此時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扈三娘。兩個鬥到十合之上,一時卻又贏不得呼延灼心中想道:“這個潑婦人,在我手裏鬥了許多合,倒也真的了得!”心懷意急,賣個破綻,放他入來,把雙鞭隻一蓋,蓋將下來那雙刀在懷裏。提起右手鋼鞭,望扈三娘頂門上打下來。

幸好扈三娘眼明手快,早起刀隻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飛起來。恰好那一鞭打將下來,正在刀口上,錚地一聲響,火光迸散。一丈青回馬望本陣便走。呼延灼縱馬趕來。病尉遲孫立見了,便挺槍縱馬向前迎往廝殺。

韓滔一見彭圯被捉,盡起全部軍馬,一發向前廝殺。晁春便把鞭梢一指,十個頭領,引了大小軍士向前掩殺。呼延灼見了,急收轉本部軍馬後退,呼延灼中軍都是“連環馬軍”,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隻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隻露著一對眼睛,那三千馬軍還都有弓箭。

晁春深知作為後來人深知連環馬的威力,根本不向前追趕,退到山西下寨,屯住軍馬,且教左右群刀手,簇擁彭圯過來。

晁春起身喝退軍士,親解其縛;扶入帳中,分賓而坐,晁春上前便拜(鞠躬)。彭圯連忙答拜道:“小人被擒之人,怎能承受小將軍如此的禮待?”

晁春歎道:“我等眾人都是無處容身,被逼暫時避難於梁山水泊。今日朝廷差將軍前來收捕,本該縛,可是深知肯定喪命,就隻好與大軍對抗了。”

彭圯搖了搖頭:“江湖素傳小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倘蒙存留微命,當以捐軀報效。”

晁春當日先將天目將彭圯使人送上大寨,教與晁天王相見。隨後便起大軍過湖上山,等待徐寧的到來,但卻留下林衝、秦明一千步兵和李俊、三阮的水軍駐紮在下山的湖邊。

隔日呼延灼以“連環馬”開到,大破梁山軍,但令呼延灼不解的是,連豹子頭林衝的金槍都被繳獲,可卻沒有殺死和活捉幾名士兵。深通兵法的呼延灼肯定這是佯敗,但是梁山士兵都是坐船逃上山區,自己是不可能追到湖中間的,顯然又不是誘敵深入。唯一的解釋就是驕兵了,那前日就沒理由活捉彭圯了。眼前這位江湖上早已大名累累的少年,讓呼延灼實在無法看透。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昨天不乘勝追擊,今天在“連環馬”前佯裝大敗,年輕的對手顯然已經很了解自己戰術,而自己卻怎麼也想不到對方在想些什麼,這一點領呼延灼感到絲絲寒意。可不管怎麼說,今天自己是勝利者,尤其是大敗了高太尉的仇人林衝,雖沒有捉住此人,但繳獲兵器絕對也能讓提拔自己的“恩師”興奮一場。於是,林衝的金槍和報捷書一起送往東京。

梁山上的晁春可沒有想這麼多,因為徐寧不到以他的那點本事根本與呼延灼的對不上手,之所以玩上這麼一招,就是讓呼延灼報捷的同時,報告無法渡湖攻山,這樣就會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在當時卻不被重視的人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