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2 / 2)

可惜穿越前他不是上軍校的,就算是估計也不會學習現在最基本的火藥配置,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充分發揮淩振的技術作用了。

數日後,侯健已經按照徐寧的交代製造出了鉤鐮槍,徐寧便教眾軍道:“但凡馬上使這般軍器,就腰胯裏做步上來,上中七路,三鉤四撥,一搠一分,共使九個變法。若是步行使這鉤鐮槍,亦最得用。先使人步四撥,蕩開門戶;十二步一變;十六步大轉臼。分鉤鐮搠繳二十四步,挪上攢下,鉤東撥西;三十六步,渾身蓋護,奪硬鬥強。此是“鉤鐮槍正法。”

這些對於晁春這個門外漢來說根本就是看熱鬧,但他為了顯示自己,就將施耐庵以後人的名義寫的詩拿來用:四撥三溝通七路,共分九變合神機。二十四步挪前後,一十六翻大轉圍。

晁春吟完詩,吳用、宋江、盧俊義等人自然是大加讚賞一番,而其餘的人中除了李逵這樣的莽漢不感冒外,也都跟著誇上幾句,晁春倒有點不好意思了,畢竟是他抄寫前輩(此時應成為後人)的。

這裏麵最高興的就要數晁蓋了,當年晁春母親臨死前他答應過一定要把兒子撫養成才,可自己隻會舞槍弄棒,雖然請來了吳用當老師,可是兒子幾乎完全繼承了他的基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讀書。自己又有點嬌慣他,為了不讓他受後娘的歧視,十年未成娶妻(不知道他是封建社會少有的忠貞男子,還是沒有少女敢嫁給這個稱霸鄉裏的黑社會頭子)。後來還帶他一起來到了梁山這個賊窩,沒想到兒子到挺爭氣,才三年就成為江湖聞名的土匪老二,自己也僅靠是父親才當個名不副實的老大。現在竟然能夠聽到兒子吟詩,雖然不可能再參加科舉考試,自己也聽不懂什麼意思,可心裏卻甜滋滋的,總算沒有辜負夫人的重托呀。

晁春看著父親滿麵紅光,還以為他是看到了戰勝呼延灼的希望,如果他知道父親是認為自己將兒子培養成才而高興的話,可真要進一步鄙視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後爹”了。

從當日開始,有徐寧和林衝親自挑選精銳壯健之人就開始日夜學習。步軍也開始學習藏林伏草,鉤蹄拽腿的下三路招法。不到半月之間,教成山寨五七百人。

卻說呼延灼自從折了彭圯、淩振,每日隻把馬軍來水邊搦戰。山寨中隻教水軍頭領牢守各處灘頭,水底釘了暗樁,呼延灼雖想渡船過去,可是自從晁春上了梁山後,附近靠水泊吃飯的漁民基本上都本他給收編了,因為晁春再次實行了三年的禁漁政策,致使水泊裏放眼望去,除了個頭挺大的黃河鯉魚外,就剩梁山水軍悠閑地撒網打魚的“軍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