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朝廷上次派來剿匪的呼延灼。”
“正是,上次受朝廷將領,統領連環馬軍征進梁山泊。誰想中賊奸計,失陷了軍機,不得還京見駕,又被賊寇在青州地界的酒店裏用了蒙汗藥,不得已隻得屈身賊寇,留下有用之身,意圖進去,重塑祖宗威名。昨聽得將軍到來,真乃不勝之喜。早間陣上,林衝,秦明待捉前鋒將軍,晁春火急收軍,誠恐傷犯足下。此人素有歸順之意,獨奈眾賊不從,而他雖被奉為小主公,但畢竟才年方十八,難掌大權。方才暗與呼延灼商議,正要驅使眾人歸順。將軍若是聽從,明日夜間,輕弓短箭,騎著快馬,從小路直人賊寨,生擒林衝等寇,解走京師,不惟將軍建立大功,亦令晁春與小將得贖重罪。”
關勝聽了大喜。請入帳中,置酒相待。呼延灼備說晁春父子專以忠義為主,隻是生辰綱一案被有仇的縣令汙蔑,才陷落賊巢,關勝掀髯飲酒,拍膝嗟歎不題。
就在此時,正在梁山水軍裏巡邏的晁蓋耳朵突然發燙,他是接到兒子的安排才來的,晁春知道曆史上阮小七下山偷襲被俘,他可沒有把握就一定救得出,阮小七對他們晁家是忠心耿耿的,換成別人,晁春也許就會冒這個險,死了無傷大雅,救活就多了份人情。
卻說次日晁春舉兵搦戰。
關勝與呼延灼商議:“晚間雖有此計,今日不可不先贏此將。”呼延灼借副衣甲穿了,上馬都到陣前。
晁春獨自罵呼延灼道:“山寨不曾虧負你半分,因何夤夜私去!”
“無知小兒,成何大事!”呼延灼哈哈大笑,甚是輕蔑,晁春後麵總將皆怒色。
晁春便令鎮三山黃信出馬,直奔呼延灼。兩馬相交,鬥不到十合,呼延灼手起一鞭,把黃信打落馬下。關勝大喜,令大小三軍一齊掩殺。
呼延灼卻攔住道:“不可追掩:吳用那廝廣有神機;若還趕殺,恐賊有計。”關勝聽了,火急收軍,都回本寨;到中軍帳裏,置酒相得,動問鎮三山黃信如何。
呼延灼道:“此人原是朝廷命官,青州都監,與秦明、花榮一時落草,是被宋江所陷害才上山,一直與眾人不和。今日要他出馬正要打殺此賊,梁山陣上眾軍搶出來扛了回去。”
關勝大喜,傳下將令教宣讚,郝思文兩路接應;自引五百馬軍,輕弓短箭,叫呼延灼引路,至夜二更起身;三更前後,直奔宋江寨中,炮響為號,裏應外合,一齊進兵。是夜月光如晝。黃昏時候,披掛已了,馬摘鸞鈴,人披軟戰,軍卒銜枚疾走來一齊乘馬,呼延灼當先引路,眾人跟著。
轉過山徑,約行了半個更次,前麵撞見三五十個小軍,低聲問道:“來的不是呼將軍麽?”
呼延灼喝道:“休言語!隨在我馬後走!”
呼延灼縱馬先行,關勝乘馬在後。又轉過一層山嘴,隻見呼延灼把槍尖一指,遠遠地一盞紅燈。關勝勒住馬,問道:“有紅燈處是那裏?”
呼延灼道:“那裏便是宋公明中軍。”
關勝急催動人馬。將近紅燈,忽聽得一聲炮響,眾軍跟定關勝,殺奔前來。到紅燈之下看時,不見一個;便喚呼延灼時,亦不見了;關勝大驚,知道中計,慌忙回馬。聽得四邊山上一齊鼓響鑼鳴。正是慌不擇路,眾軍各自逃生。關勝連忙回馬時,隻剩得數騎馬軍跟著。轉出山嘴,又聽得腦後樹林邊一聲炮響,四下裏撓釣齊出,把關勝拖下雕鞍,奪了刀馬,卸去衣甲,前推後擁,拿投大寨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