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罷了。令工部侍郎夫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與她竟爭的對手,居然是當朝大名鼎鼎的惠妃娘娘。
惠妃娘娘何許人也。行理果敢、利落是出了名的。隻要是她看上的,不管是什麼,一定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到手裏。別的事物如此,搶好兒媳婦兒更是如此。
聽說,已經有別的人家屬意王棲桐,準備說合婚姻之事。她偷偷看了人後,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就安排好媒約、聘禮,並且求了皇帝的賜婚詔書。就這樣,不要說是其他想聘王棲桐為媳的人家,就是太師府也是沒有辦法反抗的接受了此事。
一夜之間,王棲桐就成了未來的瑞王妃。工部侍郎夫人聽說此事,幾乎悔青了腸子。悔不當初。
她那個後悔呀。當初自己實在是太過大意了,不該輕視王棲桐從小沒有親娘,還幻想著要端幾天婆婆的架子,沒有抓緊此事,讓旁的人鑽了空子。如果當初自己有此意時,早早的聘媒人到太師府說定此事,那麼現在王棲桐也就不會被惠妃娘娘以皇命搶走了,可以穩穩當當的做自己的兒媳婦兒。
然而,事實已定。說什麼都晚了。隻剩下羨慕別人的份兒了。
瑞王的人品,傳說那可是人中龍鳳,比自己的兒子是要強上百倍的。這也許是王棲桐命裏的福氣吧。
前麵已經錯過一次。現在無論如何也不能再錯過第二次了。
今天,她見到景堯,一眼看中,自然不能輕易的放過,啥架子也沒有了,啥麵子也可以放下了,決心必須抓住機會先議一下親。此事,隻要大人們過了話,媒約的事可以放到以後再說,先讓老夫人首肯了,這親事就等於八字兒就有了一撇了。
所以,雙方見完了禮,工部侍郎夫人堅持要送景堯一件禮物。開始,老夫人不肯授。說是小孩子家的不能太過驕縱,寵的太很不好。
可是,工部侍郎夫人送禮是有心的,而且非送不可。她說,因為來時沒有想到,在這裏會見到景堯,所以沒有特別的準備,禮薄了老夫人不要見笑。工部侍郎夫人邊說,邊向自己和兒女身上踅摸了一圈兒。一眼看到兒子脖子上掛著的項圈。
那個項圈是銀質的,並不貴重,是當時兒子出生時特意打造的。那個時候,她們的家境不是太好,做不起金的,便做了這個銀的。項圈,兒子從一出生就戴著,直到現在,所以送這個給景堯意義不在錢上,而其中的情意是無價的。於是,她便讓兒子取下了脖子上的那個項圈,贈於景堯,說是讓他們兩兄弟以此為憑結個金蘭之好,將來入仕相互照應。
景堯手拿項圈,十分的愕然。事情太突然,他還未及反應,隻好機械的表示感謝。這個項圈,本心他是不想授的。侍郎家的公子一看就是和王翰軒是同類的人,將來必然是個官模官樣的官老爺。他和他們可不一樣,有一個這樣的表哥已經很煩,實在不想再有一個這樣的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