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抱著景堯哭到半夜。太師悶坐在書房裏,點燈到天明。孟山站在門口兒守了一夜,未眠。
侍讀,說的好聽一點兒,就是陪讀。說的不好聽一點兒,就是給人家當書童。說的再清楚一點兒,就是王子讀書時犯了錯,侍讀就是代為受過的人。
可憐景堯隻有十二、三歲,便要送到那個虎狼窩裏去做替罪羔羊。老夫人怎麼能不心碎欲裂。
宦海無情,宦海無崖,宦海莫測……宦海,就是一個比宮門還要凶險不知多少倍的地方。
慶王之所以選景堯做自己的侍讀,其一就是為了獲得在官場上的勢力勻衡。王棲桐嫁為瑞王妃,那麼王棲桐所代表的王家一派力量必然向瑞王那一方傾斜,慶王這邊的力量必然遭到削弱。如果用景堯做自己的侍讀,就可以把薛家一派的力量抓到手中。而且,景堯從小在太師府長大,雖然姓薛,但是實際是一身係著王薛兩家。除此之外,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父親——薛大將軍手握重兵。兵權是王權的保證。慶王此舉確實棋高一著,隻用景堯一人,便可以同時擁有文武兩方的力量。這也是太師徹夜難眠的重要原因。
其二,景堯年幼。年齡小,必然容易掌握和擺布。花些心力,慢慢的訓練成自己的心腹,這也是慶王中意景堯做為侍讀的如意算盤之一。何況景堯的能力和才智,他在京城裏也是早有耳聞,常有傳說,說景堯是太師未來的衣缽傳人。這一點對於慶王來說,又是意義非凡。太師,何許人也。兩朝元老,功勳卓著,弟子廣布。說景堯像他,無異於證明景堯有可能就是第二個太師。所以,慶王這次積極的要求做為迎親大使來太師府,就是想要當麵相一相景堯,測一測這個未來侍讀的真本事。
王翰軒對於景堯被選做慶王侍讀的事,是既憤恨,又慶幸。
他憤恨的是,景堯似乎處處都比自己優秀,處處都受人青睞。他慶幸的是,被選中的人不是自己。不然,那個九死一生的曆險,就要由自己來承受了。所以,到了後來,他還是非常同情景堯的,為了這個小表弟真心的向天祈禱,使其多福。
景堯從老夫人那裏回到自己房中,也是徹夜無眠。說傷悲吧,月不做美,偏偏這一夜明亮如鏡。
望著窗外春月纏綿,景堯想,太師說的對,這一切都是自己身為世家子弟的命。皇命難違。天命難違。什麼也不該怨怪,什麼也不要怨怪。命就該如此,隻需依命而行。一股強烈的孤獨感,如潮水撲岸般湧上來,緊緊的圍住景堯的全身。他感到自己身沐春風,心卻如墜冰窖一般。
王棲桐內心難安,吃完了早飯,帶著春紅、夏芳,還有薑夢桃拿了食盒,想借口來給景堯送飯探察情況。走到,岔路那兒,遠遠的看見窗內失神的景堯,王棲桐停下腳步,禁不住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