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鄭倫的旨意已經下來了,除了讓鄭倫身為欽差,代表皇上前去賑災安撫百姓以外,皇上還特別調動了一萬五千名護衛軍的士兵,用於剿滅陝甘兩省出現的流寇。既然不能推辭,鄭倫幹脆就毫不猶豫的接了下來。不過人貴有自知之明,鄭倫對於自己還是非常了解的。要說去賑災自己還是能夠勉強做到的,可是帶領軍隊前去剿匪,鄭倫知道對於自己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一萬五千名護衛軍,對於鄭倫來說並沒有什麼概念,但是當鄭倫來到校場,站到主席台之上後,看到麵前那似乎漫無邊沿的整齊的隊伍時,鄭倫完全被驚呆了。以前常聽說書先生們說“人上一百是形形色色(讀shai);人上一千是鑼鼓滿天;人上一萬是無邊無沿(讀yan四聲)”今天算是正真見識到了。
所以鄭倫立即下了人生中最為英明和重要的決定:“找人,一定要找人!”
可是找什麼樣的人來確實最為重要的,鄭倫所需要的人選不僅要能夠指揮軍隊、領兵打仗,而且還要稟性仁厚,為人善良,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和自己統一指揮。否則就算是能夠完成皇上剿滅流寇的旨意,恐怕也難以完成安撫受災百姓的意思。
為了能夠找到合適的人選,鄭倫特意跑到了兵部,申請出了所有在京武將官員的名冊。可是鄭倫整整用去了三天的時間還是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人選。雖然在兵部的武將名冊中,詳細的記載了所有武將的姓名、年齡、功績和以往的戰史,憑借這些鄭倫也完全可以找出一名真正擁有真才實學、能夠指揮軍隊的將領,可是卻不能知道對方的性情如何,更不可能知道對方是否會和自己能夠統一指揮。
“啊~!”長長的打了個哈欠,鄭倫又伸了個懶腰,“中午了,吃飯去。”
出了兵部的衙門口,鄭倫隨便在街角的一家酒館坐了下來。這家酒館看來生意還算是不錯,雖然剛剛到了中午時分,已經有不少的客人坐了進來。鄭倫在店夥計的招呼下找了一個比較靠裏的位子坐下。
“這位爺!您點點兒什麼?”夥計看來也是蠻機靈的,一邊用抹布為鄭倫擦拭桌子一邊問道。
“嗯~!您們店裏有什麼比較拿手的隨便上兩樣就行了。”
“好嘞~!那您還喝點酒嗎?”
“不用了,我吃完就要回衙門了。”
“那您稍等一會兒!”夥計聽說鄭倫是從衙門來的,臉上的笑容更加的燦爛,這也難怪畢竟是民不與官鬥嘛!
看著店夥計輕快的跑回後堂去要菜,鄭倫扭頭看了看店裏。忽然,鄭倫看到一個十分熟悉,卻有絕對不應該在此時在此地見到的人。
“王大哥!”鄭倫站起來走到那人的身邊,高興的叫了一聲。
坐在鄭倫麵前的人似乎愣了一愣,不過馬上就露出了開懷的笑容:“廣之,是你啊!”
沒錯,這人正是上一次鄭倫在街上遇到的想要一起買劍的關西軍指揮使王勇。上一次王勇奉命回京向皇上稟報軍情,巧遇上鄭倫並收下的鄭倫買下的寶劍,兩人也因此結識。沒想到今天鄭倫有能夠遇上王勇。
“王大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鄭倫毫不客氣的在王勇對麵坐下。
王勇對於鄭倫由於上次的事情,真是十分的佩服和投緣,今天能夠再次見到心裏也是十分的驚喜。見到鄭倫坐到了對麵,扭頭招呼了一聲店夥計:“再拿一副碗筷和酒杯來!”
“好嘞!來嘍~!”隨著一聲長長的吆喝,店夥計又取來的一副碗筷和酒杯。
王勇為鄭倫倒了一杯酒:“前兩天才回來的。”
“這次又是來述職的?”鄭倫隨口問道。
“不是,······啊,哈哈!是啊!”
其實王勇此次回京正是因為上次齊國在關外操練,關西軍鎮撫使許昌在得到皇上的旨意後,加大防備強度,並且適當的進行了兩次小小的“摩擦”,使得齊國終於放棄了計劃,不得不撤兵退回了齊國。因此鎮撫使許昌特命王勇回京前來奏報皇上的。不過這也是軍情機密,不能夠外泄的,以免引起百姓的恐慌,所以王勇不得不再次向鄭倫撒了個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