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胡大娘(1 / 2)

經過幾日來的療養,鄭倫身上的傷勢已經基本痊愈了。原本就隻是一些摔傷和擦傷的皮外傷,當初之所以會昏倒,隻是因為又驚又嚇。突然受到別人的追殺,換了任何人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驚嚇,而後,又見到冰兒出事的情景,鄭倫心中難免是傷痛欲死,所以才會昏迷過去。

如今在胡大娘家裏養了這麼多天的傷勢,又將一些一直困擾的事情漸漸的解開,所以鄭倫心中的煩悶已經有所緩解。這些心病一旦解開,身體上的傷勢痊愈起來也就更加的快了。

隻是在鄭倫的心中始終還有一塊最大的心病,還是需要他自己去解開的。

這裏是胡家集,或者說曾經是胡家集,這是鄭倫聽胡大娘講的,就在大概半年之前,這裏還是一個不大的集鎮,一百多戶人家居住在這裏,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過得十分的安詳平靜,一直到這次大災的來臨。

鄭倫現在已經可以下床自由行動了。在胡大娘的照料下,鄭倫的傷勢好的非常快,隻是由於每天娘倆個隻能喝些稀粥,所以鄭倫比起以前略微瘦了些。

鄭倫換掉了已經在滾下山崖時被掛的破爛不堪的衣衫,在貼身的天蠶衣軟甲外穿上了一身普通貧民的粗布衣服,這件衣服還是胡大娘的兒子留下的。當時胡大娘救了鄭倫的時候,對於鄭倫身上的這件黑乎乎的衣服並沒有注意。後來鄭倫為了怕胡大娘對自己的身份有所懷疑,所以也就沒有解釋,現在鄭倫隻是把天蠶衣當作一件內襯的衣服來穿。

鄭倫就這麼穿著一身粗布衣服站在那裏,在胡大娘的指點下看著這個曾經有著百十戶人家的胡家集。破敗不堪的一間間房子裏,現在已經沒有一個人了。一半左右的房子上的門窗都已經掉落了,鄭倫十分懷疑那些門窗,即使當初安然無恙的安裝在門框和窗框上的時候,是否能夠起到門窗的作用。每一間房子裏都已經堆積起了厚厚的塵土,在高高的房梁和牆角上掛滿了蜘蛛網,人從下麵經過的時候,一不注意就會沾到頭上和身上。

最讓鄭倫覺得驚奇的是,在這裏竟然連平時最常見的老鼠都沒有一隻。在鄭倫的記憶中,似乎隻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是會有老鼠這種生命力極強的生物,尤其是普通貧民居住的這種貧民窟,老鼠更應該是隨處可見的。

胡大娘對此倒是說了一句:“老鼠這種小東西啊!最是精明的,全都是勢利眼,哪裏有好吃的哪裏有好住的,老鼠才會去哪裏安家呐!你以為老鼠會看的上這裏啊!”

胡大娘雖然說的風趣,可是鄭倫卻隻能是報以苦笑。

陝甘兩省一直是大鄭國最為貧瘠和荒蕪的兩個省份,即便是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裏,這裏的百姓也隻是能夠勉強度日而已,要是一旦趕上個什麼災害,那麼老百姓的日子就根本沒法過下去了。

今年這裏自從開春以來一直到現在,大半年的時間裏滴雨未下,一場難得一見的大旱災降臨。胡家集的人們都是一些老實貧苦的百姓,每個人的家裏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存糧,於是一場饑荒開始了。繼續再留在這裏就隻有活活餓死,而逃荒到大的城府去,也許還會有一線的生機。當然更多的人會倒在這逃荒的路程上,可是隻要有一點希望,這些再也沒有辦法的人們就別無選擇。就這樣胡家集大約三分之一的住戶離開了這裏,開始了他們漫長而艱辛的求生路程。

鄭倫也問過胡大娘為什麼不一起離開,但是胡大娘回答她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這裏。鄭倫知道對於這些世世代代在土裏刨食的百姓們來說,對於自己的土地總是有一種依戀和不能割舍的感情。鄭倫也告訴了胡大娘在首府太安,官府正在放糧賑災,如果胡大娘願意的話,鄭倫願意和胡大娘一起趕往太安,到了那裏胡大娘就可以生活下去了,可是胡大娘依舊據絕了。

胡大娘繼續為鄭倫講著這胡家集的故事。胡家集剩下的住戶們都是不願意離開這裏的人們,對於他們來說如果僅隻是天災的話,在互相扶持下這些人們也許還能繼續生活下去,可是很快的人禍就來了。

“流寇”!——對於這個詞鄭倫一直感到很奇怪,記得在自己聽過的那些書裏,這些四處流竄打家劫舍的大盜們,不都是應該是講究“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殺貪官、劫富豪、打惡霸、救濟百姓、分田分地”的麼?可是像胡家集這樣都是窮苦百姓的地方,這些“大英雄”們為什麼會來光臨呢?

對此胡大娘又做了一番精辟的解釋:“那些家夥都是嘴上說的好聽,其實和那些老鼠們都是一路貨,勢利眼!劫富濟貧?打富豪?殺貪官?他們可倒敢啊?那些大富豪還有官老爺們,哪一個不是身邊跟了一大群的打手、衙役啊!他們去殺貪官、劫富豪,恐怕他們去了就被人家把腦袋給留下來了。”

胡大娘的這一番話,徹底的打碎了鄭倫心目的中的英雄夢,也讓鄭倫知道了那些說書先生們說的,都是為了換銀子的,其實這個世上哪來的那麼多的英雄啊!

流寇的來臨是在兩個月之前,當時流寇的隊伍衝進了胡家集,幾乎殺光了這裏所有的居民,胡大娘唯一的一個兒子,也是在這一次流寇搶劫中被殺掉的。在那次之後胡家集裏幸存下來的人們,也不得不全都離開了這塊讓他們難以割舍的土地。說起這些事情時,胡大娘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沒有一點悲傷的表情,隻是那麼木然的訴說著,仿佛在訴說一個故事一般平靜的說著。可是這卻比哭天搶地、嚎啕大哭更讓鄭倫感到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