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1 / 2)

在鄭倫打點好了行裝,安排好了同行人員之後,讓鄭倫代表大鄭皇室前去東南為安定護國公賀壽的旨意終於下達了。於是在瑞王爺的叮嚀囑咐中,在王妃夫人的牽腸掛肚中,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鄭倫終於登上了前往東南的行程。

這次由於是要去東南大理,所以和上次去陝甘不同,鄭倫的隊伍並沒有走陸路,而是一起登船順著大運河直奔大慶府,在大慶府之後,在登岸從陸路上轉向大理。

這次隨行東南的人員中,出去鄭倫自己攜帶的林樂詩和李允等人之外。還有一位內侍隨行。鄭倫沒有猜錯。皇上終究沒有派某一位官員和鄭倫一起隨行。畢竟,為世子賜婚這樣的事情,既然是由皇帝來作主的,還是派遣一個具有家奴性質的內侍官比較合適。

這位隨行的大太監叫做尚為義。鄭倫在知道這個內侍的名字之後倒是有點奇怪,這些太監的名字不是出了什麼小安子,就是什麼小桂子的麼?這個太監的名字,聽起來到還是挺正式的。

這位尚公公的年紀倒是不算大,隻有三十幾歲的樣子。由於完全沒有胡須的緣故,一張白白嫩嫩的老臉,看起來到還真是夠年輕的,隻是讓人覺得這麼一把的年紀,卻長了這麼一張臉,實在是夠詭異,夠奇怪的。

這位尚公公對鄭倫這個世子殿下是十分尊重的。畢竟是皇族子弟,而且和當今景隆帝鄭隆的關係非比尋常,又是很得景隆帝器重的年輕一帶的鄭氏子弟。所以這個大太監在一見到鄭倫之後,便很快的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全力協助鄭倫這次的東南之行,決不會給鄭倫搗蛋添麻煩。這倒是讓鄭倫感到挺高興的。這些內侍官雖然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權勢,可是仗著是皇上身邊的人,平時也有不少的太監喜歡作威作福,仗勢欺人的。要是這個內侍不肯聽話,給自己搗起亂來,鄭倫還真是會有點頭疼。

好在這個尚公公還算是識時務,鄭倫也就不去在理會他。兩人出去偶爾碰麵的時候,互相客套幾句之外,便很少有什麼交流。估計這位尚公公也知道世子小王爺對於自己沒有什麼好感,所以一路上都還算是老實,也很少來找鄭倫套關係。都是自己一人在自己的房間裏。這也讓鄭倫放鬆了不少,心裏對這個識時務的太監多少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好感,覺得這個家夥還算是不討人厭的。

就在這一片平靜之中,鄭倫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在大運河上行駛了七八天的航程,到達了大慶府。

大慶府。大運河整條航線上,距離東南大理最後的一個港口城市。鄭倫他們的隊伍就要在這裏棄船登岸,開始通過陸路上的官道繼續行程。而今天,鄭倫他們的船隊在到達大慶府後,要好好的修整一下,將船上帶來的由景隆帝鄭隆賜予安定護國公的壽禮卸下船來,然後在裝載到馬車上,再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