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區上還沒給街道這個特別政策時,這個倉庫雖然是秦建國和林胖子在使用,但這塊地卻不屬於兩人。當時馬明元指示兩人,讓兩人用高出市場價兩倍的價錢,從倉庫前主人手裏將地買了回來。
果然,當兩人有些不情願肉疼的將錢付好,辦理好土地過戶手續後不到一周,區上給街道的特別政策就傳達下來了。同時,四季紅街道也就迅速選好了要建房的地,這時候兩人才知道馬明元的信息果真是靈通,心裏還想著這樣可以向街道賣個好了。
剛開始的時候,秦林二人心裏真沒什麼想法,更沒有提什麼無理的要求,兩人私下裏都認為,馬書記果然是有眼光的人,兩人用雙倍的價錢買下這塊地,然後再賠本以原價將地塊轉讓給街道,那街道所有人都要感謝他們的好。可以說,當時兩人根本就沒想過要用這地塊來拿好處,基建科科長找他們兩談的時候,兩人根本就沒提啥要求,甚至基建科科長暗示兩人,可以提點街道能解決的問題時,兩人都連忙搖頭表示不用。
因為兩人那時候裏想著的,全是如何討好街道,討好街道的所有職工,根本沒想著要提這樣那樣的要求,來得罪街道幹部了。更何況是提這種不但得罪街道幹部,而且還會得罪所有街道職工的要求,他們還要在四季紅繼續混飯吃,可不想成為眾矢之的。
就在兩人要和街道簽訂正式轉讓協議時,馬明元給秦建國打來了電話,要求兩人找個合適的借口,暫緩和街道簽訂書麵轉讓協議。至於為啥要暫緩簽訂協議,馬明元沒說兩人也沒敢問,雖然兩人不明白馬明元的意思,但積年來的威勢和習慣,而且這塊地原本就不屬於兩人,他們是在馬明元的示意下,才買下了這塊地,所以兩人下意識就按馬明元說的辦了,商量了半分鍾後就找了個合適的借口,暫時沒簽訂這個轉讓協議。
街道基建科和街道其他所有職工,包括街道的領導們,也都從沒想過秦林兩人會反悔,更沒想到兩人會不惜得罪整個大家,也要提出無理地要求。所以街道並沒將這當一回事情,畢竟在這個社會來說,政府部門相對企業來說,永遠是強勢的一方。
馬明元要兩人這樣做,自然有他的理由有他的謀劃。
當時,四季紅街道書記和主任分設,兩個黨政一把手正誰都不服誰鬥的正歡。馬明元想利用職工房這事情,讓兩人鬥個兩敗俱傷,將這兩人同時禮送出四季紅,由他來力挽狂潮搞定職工房的建設,拉攏街道職工的人心,順理成章的接任街道辦主任,甚至是書記的職務。
接下來在2000年這一年的時間裏,圍繞職工房這件事情,書記和主任確實各出手段,搞得四季紅街道雞飛狗跳,最後卻落個鬥得兩敗俱傷的下場。而且也確實如了馬明元的願,書記和主任雙雙被調離了四季紅,讓這兩個正科級的崗位,就這樣空懸著虛位以待,等待馬明元入主其中一個,甚至兩個一同兼任。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不說馬明元能同時兼任兩個崗位,最後他連退而其次的街道辦主任職務,也都沒沾得上邊,依然還是在原來的位置上沒動。這事情也是馬明元運氣不好,原本他都活動好了的事情,卻因為半道兒插進了個李鬆,讓馬明元的美夢破滅了。
雖然李鬆來占了馬明元的位置,而且還是書記主任一肩挑,但對於李鬆來說也是一百個不情願。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有人千方百計、想盡辦法、挖空心思,甚至不惜耍盡陰謀詭計,想要謀求的一個位置,別人卻根本不屑一顧,就算坐上了還會覺得無比的委屈。
來四季紅街道之前,李鬆是陵城區區長的秘書,是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當時區長在陵城區已經三年了,卻在這裏工作得不怎麼順利,特別是和區委書記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要撕破臉的程度。
官場上的事情,有時候說不好是誰對誰錯,但一旦撕破了臉鬧翻了,那絕對是兩個人都有錯,所以區長想著既然自己搞不過書記,那就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當然了,那也是正好區長的靠山,東州市市長即將調到省裏任副省長。
同樣,市長調到省裏去任職,也是和強勢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合不來,再加之支持市長的省委書記,因為在江南省幹的不錯,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被委以重任要調任某沿海大省,所以市長才避市委書記的鋒芒,主動請求調離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