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斷其一臂(1 / 2)

當然了,在動下麵人的之前,也有領導建議,是否可以動馬明元。

提議動馬明元常委的初衷,自然是想提拔馬明元。

同樣,將馬明元調離四季紅街道,區委書記早就有這個想法,他上任不久後第一次動幹部,就計劃要將馬明元調走,但三位常委都反對,連常委組織部長也委婉建議他慎重,所以他才沒有動馬明元。

這種感覺讓書記很是不爽,但因為那時候正和區長相互針鋒相對,他也就沒再繼續一意孤行。不過現在有人在此提出這話題,他老人家倒是動了動心思,想將馬明元這個不倒翁,從四季紅街道給挪走。

但做方案的時候,組織部長依然還是委婉提醒,書記也就沒再說什麼了,畢竟組織部長這麼多年來,都一直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好歹得給他點麵子。

當然了,按照提議領導的意思,是要將馬明元調到其他街道任主任,或者是區上某局辦任一把手。按說這樣確實皆大歡喜,而且組織部長也讚同這個方案,甚至還為此做了兩套方案,但這種情況區委書記不同意。

首先,區委書記認為各街道和各局辦,都是坑少蘿卜多沒有空著的坑,如果要給馬明元找個坑,那就得給馬明元調撥一個坑,這樣的話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馬明元而折騰大家那絕對是得不償失。其次,他認為四季紅街道班子搞成這個樣子,與馬明元有直接的關係,這樣的人就不應該被提拔。

既然一二把手都不能動,那就隻能動下麵的人了,劃撥來劃撥去、設計來設計去,領導們發現如果不動一二把手,那動其他人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然後又有領導提議,既然動人沒用,那不如利用這次換屆的契機,再給四季紅增配一位黨委委員,一位民主黨派副主任,這樣不但給四季紅街道配足了幹部,而且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是奇數,行政領導班子也是奇數,還解決了班子要有民主黨派的結構問題。

按照陵城區的組織原則,一個班子要增加兩人,一般情況下會從本地產生一名。當然,組織部也會表麵上客氣客氣,請街道黨工委推薦兩名候選人,組織部和區領導會認真考慮他們的意見。

一個組織班子裏,在上級提拔班子成員時候,誰的話語權越大,誰才是這個班子裏真正的一把手,才是真正能指揮得動大家的人。

一般情況下,或者說正常情況下。為了便於組織任命的一把手開展工作,上麵一般會最大程度的考慮一把手的建議,至少要一把手不勉強不反對才行,否則這個一把手就會威信掃地了,絕對很難開展工作。

李鬆雖然是四季紅街道一把手,但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例,以及他原本在區上得罪了一些人,別說讓區上考慮他的感受和建議,區上不處處為難和他作對,否決他建議推薦的人選,那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所以李鬆自己也很明白,對於這種事情他也就更加難得插手了,反正我自己說了沒用,甚至說了反而會反起作用,就完全沒必要因此而得罪人了。按照四季紅街道以前的慣例,這種向區裏推薦幹部的情況,一般是馬明元先擬定一個名單,來和李鬆先商量商量,然後再拿到黨委會上過一下,最後實際上是按馬明元的意願,將名單報送給區委組織部。

說白了,馬明元這樣做,也就是來尊重尊重他的意見,讓他得到了心靈上的安慰和滿足。其實這種感受,李鬆是非常的不爽,但他沒有辦法,誰叫他的靠山以及靠山的靠山,都遠離了江南以及東州的權力中心呢。

餘鄂當然能理解李鬆的心情,再看了看街道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餘鄂其實覺得都能勝任,街道這批幹部已經在原來的位置上壓得太久了,需要流動一下激發大家的活力,要知道隻要上麵有個位置往前挪一步,後麵就會有一串的幹部得益。

李鬆也沒說是誰或者說懶得說誰,不過從符合條件的中層幹部來看,民主黨派副主任隻有李通符合,因為四季紅街道中層正職中,隻要他是民主黨派人士,如果街道要推也就隻有推他了。

至於黨委委員,符合條件的可是有十多名。

暫且不說推薦誰合適,餘鄂估計李鬆都知道,這個崗位百分之九十落不到街道自己人身上來,所以也就沒去考慮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