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女人賢惠的機會(1 / 2)

按說餘鄂在工控集團那麼多年,還是房改之前參加的工作,而且已經是副科級幹部了,按道理應該能分到房子,而且應該還是兩室一廳的房子才行。

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工控集團職工好幾萬人,近幾年不少企業經濟效益不好,改製企業的曆史遺留問題更多,集團沒這個能力統一解決。

職工福利房的事情,集團采取誰家孩子誰家抱的辦法,都由各家企業自己想辦解決,企業效益好你們自己造房子,集團不拿你們一個廁所,效益不好的企業你想造也可以,但集團沒得一分錢的補貼。

餘鄂前些年的關係在家具廠,家具廠那幾年效益不好,就一直沒建職工房。

等餘鄂調到集團總部後,總部雖然有職工福利房,但餘鄂剛調入集團總部未滿兩年,連集體宿舍都輪不到他,要想分房他必須得熬滿兩年再說。

當他熬滿了兩年後,夏老頭又退居二線了,他就被打法到四季紅街道來了。

餘鄂大學畢業9年了,表麵上在工控集團工作。但實際上前6年他關係在家具廠,而且還是東州工控集團有名的掛職專業戶,實際上在工控集團呆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兩年。

話說餘鄂學校畢業後,先是分配到工控集團家具廠工作,實習一年表現優秀,被集團周副總看中借調到集團總部。

剛借調到集團總部投資處時,餘鄂被副總當做培養苗子,由集團黨委選派至東州市政府掛職一年,準備掛職回來後提拔使用。

從市政府掛職回來後,拿到辦公廳工業處優等次考核的評價後,餘鄂信心滿滿的回到工控大廈,準備馬上就被提拔重用。但是剛回來半個月,那位賞識他的周總調離工控集團,他提拔的事情自然就泡湯了。

還好餘鄂在市政府掛職期間,和辦公廳工業處同事處得不錯,而且又吃苦耐勞還能幹活,投資處一個處長兩個副處長,底下就再也沒有幹活的兵了。

為了能讓處裏關係融洽點,處長就找領導說情,留著餘鄂當牛當馬使,所以才沒讓他回家具廠。

在投資處混了半年,剛拍好投資處處長的馬屁,準備讓他負責某投資項目的重任,市裏又給工控集團下達了一個掛職幹部的指標。餘鄂同誌再次被“重用”,被當成工控集團的培養苗子,派到某鄉鎮掛職——當一年農村指導員。

接下來幾年,隻要集團有掛職任務,他就都會被“重用”——掛職培養鍛煉。

餘鄂先後被派到過十來處地方掛職,包括某些重點工程,某個貧困鄉鎮,一些破產企業,還有學校等地方,一來二去他就成了有名的掛職專業戶。

這麼多年下來,他掛職當過處長助理、公司副總、助理鎮長、項目經理等等很多職務。這些掛職的職務,長的一年半載,短的三五個月。

甚至,餘鄂還在少管所、女子監獄和某中學校當過老師。

幾年前,因所掛職國企破產,職工意見非常的大,引起了多起的群體事件。餘鄂身在其中,參與在其中,也看到了其中慘痛的教訓,以及職工悲慘的命運。

後來,餘鄂所掛職的幾家企業中,有被外資收購的、有被民企吞並的,也有一家在謀求上市,整個情況發展不一樣,餘鄂看到了很多好的東西,自然也看到了很多不好的東西。

因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餘鄂就沉下心來去研究了一番,寫了幾篇有關國企改製、國企上市方麵的論文,本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稿,沒想到5篇稿子倒是被錄用了3篇。

其實這還是托夏老頭的福。

因為餘鄂投稿雜誌的主編,正好和東州工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夏廣榮熟識,主編以為這稿子是夏廣榮授意,正好雜誌也在搞一個國企改製專題,他就選了2篇論文刊登在了專題上。

而且主編還自作主張,將其中一篇與中央精神相契合的論文,非常有實踐性代表性的論文,將夏老頭當成了第一作者,排在專題的第一篇發表。

剩下的另外一篇,主編推薦給了雜誌的副刊,也刊登在了副刊上。

就因為這個起因,夏老頭仔細的拜讀了餘鄂的幾篇論文。

因為論文確實花了餘鄂一番功夫,自然就得到了夏老頭的賞識,覺得餘鄂肚子裏還真有點貨,是個有些水平的年輕人。

在了解了餘鄂的情況後,更加覺得這個年輕人難得。

在餘鄂當時那樣的情況下,都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去,還能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圍繞問題深刻思考推斷,針對困難大膽假設求證,寫出這樣具有相當水平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