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全部吃完!”沒想到三叔一聽到淩鋒這句話兩條眉毛一豎,整個人就咋呼開來,用手指著盤中剩餘的好幾個灰撲撲的藥團團說道。“啊?!”淩鋒頓時就苦下了整張臉,這一個藥團團就讓淩鋒已然無法接受,三叔竟然還要求自己將其全部吃完,這不是要自己的命嗎?
想到這裏,淩鋒當即開口,“三叔,能不能不吃這個東西啊?我們吃點正常的東西行不行?”看到三叔的表情,加上耳朵裏聽到的語氣,淩鋒心中愈發苦悶。“不行,練淩氏體術早上就必須要吃這個!”沒想到三叔一點都不退卻,直直地指著盤子示意淩鋒趕緊再拿起一個。
“我錯了,三叔,這個還是挺好吃的,我可不可以。。。。”淩鋒臉上都快變成了苦瓜,看了自己手中的藥團團又看了看盤子中的好幾個藥團團,整個人頓在那裏,半天不肯動作。“挺好吃,你當然可以多吃點!”沒成想三叔一下搶過淩鋒話頭,直接給淩鋒接下來的動作定下了基調。
“哈哈,淩鋒,吃吧,你三叔說的這個事情,真的是修習淩氏體術每天早上所必須要吃的東西。”見淩鋒表情越來越難看,四叔又開口笑了起來,仿佛對於淩鋒出現這幅表情覺得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你三叔在為你製作這個藥團團的時候,用的量可是一點都沒有含糊,全是上了年份真材實料的道地藥材。”話音剛落就看到了四叔臉上閃過的一絲豔羨之色。
“道地藥材?”淩鋒聞言,不自覺地握了握手中的藥團團,征詢之色溢於言表,因為他可是知道這個道地藥材跟普通的藥材的不一樣。藥材,分普通藥材和道地藥材,而四叔所說的道地藥材,不是地道藥材,而是一種明顯區別普通藥材的種類。比如,流傳甚廣的道地藥材有:甘肅當歸,寧夏枸杞子,四川黃連、附子,內蒙古甘草,長白人參,山西黃芪,上黨黨參,懷慶牛膝、地黃、山藥、菊花,江蘇蒼術,雲南茯苓、三七等。
這些道地藥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前麵都會加上一個地區的名字,而這個地區的名字,就是生產出這類藥效明顯高於其他地方的藥材的道地。其實早在東漢時期,《神農本草經》就記載:藥有“土地所出,真偽新陳。。。。”特別強調了區分藥材的產地、講究道地的重要性。
而在《神農本草經》中所載的365種藥材中,有不少從藥名上就可以看出其中濃濃的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棗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吳茱萸、阿膠、代赭石、戎鹽等。巴、蜀、吳、秦、東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後的古國名或古地名。從這些古老的記載當中,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這個藥材跟地區密切的關聯,而後世在使用藥材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到這些地方所產的這些藥材。
而更加玄乎一點的記載就要數《內經》中的理論來說,其中有道地藥材的含義,指出:“歲物者,天地之專精也,非司歲物則氣散,質同而異等也”《本草經集注》總結了前人的藥學成就,進一步論述了“道地”的重要性:“諸藥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氣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療病不及往人,亦當緣此故也。蜀藥北藥,雖有未來,亦複非精者。上黨人參,殆不複售。華陰細辛,棄之如芥。”這裏麵記載就說明了道地藥材的非凡和價值的不菲,所以淩鋒才會這麼一副神色看著自家的三叔。
“不然你以為呢?”三叔瞥了一眼淩鋒,仿佛覺得淩鋒一點都不識貨,“和藥團團的藥水中的河南牛膝、江寧地黃、商州枳殼、華山覆盆子、原州黃芪、潞州菟絲子、瀾州蒺藜子等等,你說三叔哪一樣不是用的道地藥材?”見淩鋒臉上的不敢相信的表情,三叔漸漸進入了狀態,“你說三叔舍得使用這些藥材,到底是為了哪般?你說你還不吃。。真的是。。。”
“好好好!我吃還不行嗎?”淩鋒聽到三叔一口氣說出了眾多的道地藥材,便知道三叔所製作的這藥團團真的是價值不菲,當即臉上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