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真無聊,竟然在這裏和哈士奇為了轉彎僵持了兩個多時!”
“廢話,難道你不無聊?你他媽看一條狗和人僵持,竟然看了兩個多時!還嗑的一地瓜子皮。”
還別,這個世界上像這種無聊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一些來旅遊的。
什麼叫旅遊,對於絕大多數人來,那就是換個地方睡覺吃飯罷了。
旅遊景點?
那是什麼鬼東西。
尤其是對於半宅來更是如此了。
因此看一個可愛的姑娘賣傳單,似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至於有不少人把這一幕拍了下來,上傳到了一些視頻網站。
“爸爸,現在我們真的變成乞討者了!”
“什麼乞討者,這叫賣藝!”
陳安歌翻了翻白眼,和店商量了一下,借到了他們的音響。
事實上這種店絕對不會拒絕這種要求,他們會無比的歡迎你在他們店門口搞事。
當然,隻要不是鬧事,隻要別堵住店門就行。
門庭若市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人多了,哪怕十個人裏麵有一個人進來,那也是一筆收入了。
“賣藝啦賣藝啦,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坐下聽!”
陳絲絲又喊了起來,手腳勤快把散落在地上的傳單收拾了一下:“打賞送傳單啦,打賞送傳單了!”
一幹人目瞪口呆,你他娘真是個人才啊!
陳安歌開始了。
率先是一首《大漠孤煙》,這是一首經典的二胡曲子,基本上算是家喻戶曉的。
和上一世的《賽馬》曲子差不多的地位。
所謂行家出手,就知高低。
陳安歌這些年來,二胡從來沒有落下,尤其是因為要教導江花的緣故,所以他自己絲毫不敢怠慢。
不是獨領風騷,但至少在二胡技巧上麵,絕對算是頂尖的存在。
這一曲《大漠孤煙》從開始的由遠及近,到高潮部分的氣勢磅礴,讓聽者似乎身處黃沙之中,好似看到了長河落日圓的奇觀。
事實上沙漠和大海一樣,都令人向往。
隻是生活在大漠附近的人向往大海,而生活在江南水鄉又或者靠海吃飯的人卻向往大漠罷了。
大家都在羨慕對方的生活。
“我去,厲害了!”
“學過吧!”
“學過?這應該是專業級別的了!”
“的確,怎麼那麼好聽呢!”
“擦,九級證書可以撕了!”
“讓我有種重拾二胡的衝動!”
“這是這個女孩兒的爸爸?估計年齡不了!”
“聽聲音年紀好像不大!”
陳安歌帶著頭套,大家自然看到陳安歌的臉。
一曲《大漠孤煙》開始,但接下來,陳安歌的二胡畫風就開始發生翻地覆的變化。
一首《狐狸叫》送給大家!
要論陳安歌最喜歡二胡什麼,那就是擬聲了。
陳安歌對此簡直樂此不疲,所以特別喜歡那些不正經的曲子。
當然,如果能有一把不正經的二胡,那更配了。
《狐狸叫》這首曲子出現之後,原本被《大漠孤煙》所養起來的凝重情感就像是地震了一般,轟然倒塌。
眾人麵麵相覷。
“臥槽!”
“這……”
“我怎麼覺得……那把二胡那麼騷呢!”
“我去,好厲害啊,那聲音怎麼拉出來的!”
“這真的是二胡的聲音嗎?”
“為什麼我的二胡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
“我了個乖乖,求求你別秀了!”
“牛逼啊!”
圍著的人越來越多了,甚至已經有點擠了。
陳絲絲見狀,目光掃過眾人,很有目的性的把自己一直沒帶的頭套放在了地上。
隨即緊緊的盯著某些人。
那些人本來在聽二胡,突然發現陳絲絲一直看著他們。
嗯?
你看我幹嘛?
還看?
陳絲絲的眼神上下晃動,看一下人,再看一下倒過來口朝上放著的頭套,再看一下人,如此周而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