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戰(2 / 3)

兩天後,李雪鱗全副武裝,騎著晉王送的西域馬“踏風”跟著大軍出發了。走的時候把蕾莉安也帶在了身邊。他是以客卿身份隨軍,加之王府下人雖與他交好,但並不樂意照顧“胡女”,帶家眷一事晉王也就允了。

晉王知道這次戰事緊急,訂購的軍械未必能用得上。李雪鱗所說的重甲騎兵和重甲步兵隻能留待以後。眼前這場仗,將是和蘇合人硬碰硬的較量。晉王很清楚蘇合人的打算:圍點打援,並無太大新意。但十二萬蘇合大軍啊!想當初兩萬蘇合騎兵就把十八萬夏軍打得傷亡過半。自己這邊說得好聽——二十五萬,比對方多一倍有餘,實際打起來,除了主心骨的八萬禁軍,那些就近征調的府兵鄉勇到底有多少戰鬥力隻有天知道。

晉王與李雪鱗並肩走回大帳。李雪鱗曾簡單告訴了他如何測繪與閱讀軍用地圖,但一輪輪等高線把晉王看得老眼昏花。偷懶的結果,就是工匠們根據手頭資料做了一個不那麼精確的沙盤出來。

沙盤上,小小的北京城被一圈藍旗圍著,每一麵大旗子代表了五千人,小旗一千人。北京城中隻有一大兩小三麵紅旗。

雙方的態勢晉王已經看了無數遍,除了皺眉還是皺眉。

“陽朔,你如何看?”

“不樂觀。蘇合人不是傻瓜,等著我們在城下將他們合圍。我預計蘇合人會一麵以小部隊與我們保持接觸,一麵將大軍後撤,在山海關西南一帶的平原上與我軍決戰。另外從以往戰例來看,蘇合人極有可能將千人規模的部隊分散在我後方遊擊,截斷輜重補給。時間拖得越久,我方越被動。”

晉王點點頭。這也正是他心中的大難題。

蘇合人圍點打援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但北京不能不救。一旦遼州和燕州落入蘇合人的手中,整個北方都將成為遊牧民族策馬揚鞭的牧場。

“王爺,這場仗,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一樣不占。依在下看來,最上策莫過於據守北京。我們有城垣庇護,蘇合人隻能在野外挨凍。過得一個冬天,等人員糧草器械都有了準備,勝算至少比現在要大。”

晉王長歎一聲,道:“二十五萬大軍中,敢當麵說我軍情勢惡劣的也就陽朔你一個了。老夫何嚐不知。但,今年北地大旱而南方大澇,糧草!我們沒有糧草供大軍過冬!不得已,兩害相權取其輕……”

忽然間,營寨內號角此起彼伏,金鐵交鳴之聲大作。晉王與李雪鱗神色大變,衝出帳外,卻見營寨內已升起多處火光。幾隊騎兵縱橫往來,逢人便砍。禁軍尚能數人圍成一圈自保,那些府兵鄉勇四處奔逃,反而幫了敵人將混亂的局勢攪得愈加糟糕。

晉王喝道:“鐵塔何在!”

一名親兵肩上插著兩支箭,一見晉王立刻跪倒:“稟王爺,沈都尉帶了一群人,一麵搜羅敗兵,一麵圍著大帳布陣。”

蘇合人竟然大白天衝到了二十五萬大軍的屯營之處!

一道黑影迎麵撲來。李雪鱗反應快,抓過身邊重劍,讓開一步,劍刃毫不留情地劈在騎手臉上。手中傳來砍破硬物的頓挫。

連聲慘叫也發不出,一具屍體砰然落地。過了足有一秒鍾,半個頭顱“哢啦”一聲落在李雪鱗麵前。白色的腦漿像稠粥般潑了一地。腦袋上還留著蘇合人特有的羊皮帽子。

李雪鱗已不是第一次殺人,也就不會有什麼不合時宜的感傷和負疚。他在原地一步不退,死戰不斷衝來的蘇合騎兵。因為背後就是大帳。

蕾莉安還在裏麵!

李雪鱗揮舞重劍,接連劈死兩個向晉王衝來的蘇合騎兵。蘇合人不善冶鐵,身上沒有甲胄。在奔馬之上被李雪鱗的劍鋒掃到,輕則腿斷臂折,有一個竟然上半身被砍落在地,下半身還騎在驚馬上一路遠去。拖下的腸子在雪地上畫下一條刺眼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