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時辰,容納五千人的營寨拔地而起。炊事班們集中在一起開始準備晚餐,整理完內務的士兵們以連為單位,由識字的人教授文化課。營地外則是一股股巡邏的遊騎。整個軍營有一種機械般的精準美感。把坎嘉拉看得矯舌不下。
他已經明白這支黑衣黑甲的騎軍竟然由漢人組成!薩力圖族中也有些買來的漢奴,他完全不能想象,這些彪悍雄壯的軍人竟然大部分都是漢奴,在他印象中懦弱無能的奴隸!而他們,正是殺得血染遼東,讓蘇合人暴跳如雷的元凶。
他還明白了他們的目的地和自己一樣,都是去找那些在黑龍江邊的朋友。但雙方的動機天差地遠。
據那個自稱是壺方人的大個子說,這支軍隊急需有人能並肩作戰,對付共同的敵人。坎嘉拉覺得,至少後半句是可信的。但問題是他們打算用什麼方式與壺方人結盟?不,他們的目的真的隻是結盟?
“我們當然想結盟。但條件是打散編入我的軍隊。”這群人的頭頭,那個被稱為旅長的年輕人毫不隱諱,“隻有在我的軍隊裏,他們才能接受最好的訓練,得到最好的裝備,擁有最好的軍官。不這樣做,我何必大費周折去找些炮灰來。”
坎嘉拉不知道什麼叫“炮灰”,但他聽明白了這個意思。搖搖頭:
“驕傲的草原之子不會同意你的要求。”
“那他們就隻能等著被蘇合人滅亡,像你的部族一樣。”李雪鱗聳聳肩,“如果你們願意換一種角度,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將我的軍隊看成一個大部落,其中有漢人,有壺方人,有薩力圖人,還可以有其它地方的人。隻要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奮鬥,我們就是一家人。當然,我——是所有人的可汗,天可汗!”
這種聞所未聞的論調不但坎嘉拉愣了,張彪和胡芝杭也一時反應不過來。遼州刺史想了半天,問道:“那……將軍所說‘同一個目標’是什麼?可否賜教?”
“很簡單——自由與繁榮。在不損害他人的情況下,大家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比如薩力圖人和壺方人,隻要他們願意,就能遷居到溫暖的地方。漢人隻要願意,也可以到北方去放牧。老百姓想說什麼都行,沒人來追究‘大逆不道’。繁榮就更容易理解了。大家都有錢,而且會越來越有錢,生活安定。除了吃飽穿暖,上得起學,看得起病,買得起想要的東西。”
其實哪有這麼容易啊!來自紅朝的年輕人心中歎道。但至少,這確實是值得所有人一代代努力的目標。
“這,這不就是聖人之世!將軍,您真的打算……可是這樣一來朝廷那邊……要不,我們就在這遼東……”
李雪鱗打斷他的婉轉勸誡,道:“胡先生飽讀詩書,當知聖人所願,不外乎‘和而不同’,最終實現‘天下大同’。”
“那是,那是。”胡芝杭附和著,奇怪這丘八王怎麼今天把聖人搬來了。
“天下,豈止區區遼東!”旅長的一句話,如平地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