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離間(2 / 3)

二十多裏外,黃楊麾下的四團團長韓世烈這時已指揮部隊從木板、充氣皮囊,沉底的土袋做成的浮橋上過了河,繞到蘇合軍隊的西南方十裏處。遊騎兵們持續不斷截殺蘇合偵騎的效果此刻顯現了出來。不但沒有敵人敢離開大部隊四五裏,而且就算偵騎被殺,蘇合軍官也無法判斷那個方向是否有什麼蹊蹺。一萬多蘇合大軍就像被蒙上眼睛的壯漢,空有一身力氣,卻無法得知自己周遭正在醞釀什麼陰謀。

韓世烈下意識地看看東北方,從懷裏掏出個和王九郎所持一模一樣的影長測量器,放平了,見影子離注明的刻度還有一指寬。當即傳令,一千五百騎兵在前來接應的遊騎引導下殺奔蘇合大軍而去。

在缺乏長距離通信和時間測量手段的古代,一旦兩支軍隊無法以視覺信號聯絡,基本也就無所謂協同作戰。李雪鱗覺得與其投入人力物力去設計那做不出來的手表座鍾,還不如想想如何利用現成的東西。比如,已經有幾千年曆史的日晷。

一道命令下去,幾百個幾乎分毫不差的小日晷被派發給了連以上軍官和遊騎兵們。隻要在出發前用炭筆在板上標出相同的刻度,相隔數十裏的兩支軍隊就有可能讓各自的步驟在時間上契合,湊成一次完整的作戰行動。

當然,長距離通信仍然是個致命的缺憾。李雪鱗反複向參謀們強調,不要期望一場戰役中撒到方圓數百裏的各支部隊能配合得嚴絲合縫,如臂使指。不被人找到機會各個擊破就不錯了。張騫和李廣就是前車之鑒*。(本書.17k.首發)

因此他沒有要求一旅與其他部隊協同,二旅說是分散行動,每次最多也就像這樣派出一個團和敵人接觸,更多的時候是給遊騎兵們打打掩護。不但一直占據了戰場主動,最後也要和大部隊會合,在決戰中納入師部的指揮體係。雖然敵人恨得牙癢,但在摸不清騷擾者實力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分兵,也就失去了將第一師各部分別擊潰的機會。

而戰役順利進行的大前提就是遊騎兵的成功騷擾讓敵人不能確認二旅的位置和規模。當李雪鱗打算大規模使用遊騎兵時,遭到了幾乎所有將領的反對。在這個時代,還無法接受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就去摸老虎屁股的行為。更何況還不是一次兩次,從蘇合大軍出發到決戰,跟隨的遊騎兵們隻輪班,不消停。襲營、騷擾、狙殺偵騎,如影隨形。

“這麼些人,能派得上什麼用處,給人塞牙縫都不夠。”不止一個高級軍官公開或私下這麼抱怨。

“就是隻要這麼些人才能派得上用處!誰想吃他們,隻怕到了嘴裏硌牙,還得吐出來。”李雪鱗大致也算知道這個時代人們概念中的戰爭。哪怕說是奇兵,也必須是成建製的部隊。

他不怪軍官們。冷兵器戰爭中作戰單位火力弱,遠程攻擊力弱,大範圍殺傷能力弱,個體不僅作用有限,生存能力也很無奈。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個體的作用才逐漸顯現出來。

李雪鱗所處的13世紀,步兵必須排方陣,不然擋不住騎兵的衝擊。到18世紀,裝備了火槍的軍隊開始以橫列出現在戰場上。而到了20世紀,步兵衝鋒都是散兵線,堆在一起等於找死。21世紀會怎樣,他也說不準。但要是各國軍隊開發中的單兵戰鬥係統列裝,恐怕戰場上距離最近的兩個步兵會隔著幾百上千米用無線電打招呼。

因此在手下這些13世紀軍官們的腦子裏,根本不奢望每次幾個或者十幾個人去襲營能有多少效果。哪怕遊騎兵們在軍隊裏率先裝備了土燃燒彈這種原始的熱兵器,而且個個受過專門訓練。

算了,讓事實來說話吧。(本書.17k.首發)

李雪鱗也懶得費口舌,隻是讓參謀部把一份份戰報在例會時讀一遍。實打實的戰績勝過苦口婆心。遊騎兵們給敵軍造成了多少損失還難以統計,但至少有一點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就是這些被他們看不起的“一小撮人”,出色地完成了自己在這次戰役中的任務,讓勝利朝著第一師不斷傾斜。

“遊騎兵的事,我老張真是看走了眼。”張彪是個爽直的人,一旦腦筋轉過彎來,立刻用副師長的身份幫李雪鱗壓住其他人的異議,“這次要沒有他們,二旅不但玩不轉,恐怕還會被吃掉。不過有一點我還是想不通。為什麼要在投毒的時候讓二旅出一個團去打接觸戰?不怕暴露行蹤嗎?而且二旅這一鬧,恐怕會有敵人耽誤吃飯時間,我們給準備的料不是白費了?”

李雪鱗笑著搖搖頭。張彪到底還是個實誠人,他既然不會對敵人玩陰的,更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因此他才會將這個光杆司令收作心腹,無論決策權還是家底,都不吝於分給一杯羹。

“張彪啊,我就是要讓他們有一部分人吃不到我們給下的藥。”

“為什麼?這說不過去啊。難得那麼好的機會,以後再要用這一手敵人就會有了防備。我們本來兵力就不多,硬抗也不是個辦法。何必這麼大方。”

“看你這個副師長當的。遊騎兵們送回來的戰報你仔細研究了?有沒有從裏麵看出什麼名堂來?”

“這……無非就是一切順利。其他也沒什麼了。”

李雪鱗歎了口氣。他原想將自己的意圖在事先就告訴眾人,但就怕這樣一來會養了一幫“啊,原來如此,妙計妙計,我們照著做就行了”,不知道自己動腦子的應聲蟲。

因此他索性隻布置,不說明,讓這些家夥的腦筋好好轉一陣子。李雪鱗覺得,以後這種規模的戰役根本不應該自己親力親為。如果手下連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自己打出草原的那一天隻怕遙遙無期。

這麼做,順便還能建立起主帥運籌帷幄,高深莫測的印象。在缺乏製度和信仰保證的時期,用個人崇拜來凝聚各方勢力是個不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