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史主要分為六個階段,古代音樂階段,文藝複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和現在音樂時期。
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的劃分界限也不是那麼的明顯,在音樂變革的大時代,往往是古典與浪漫交替出現,古典與浪漫完美的結合。
對於浪漫時期的演奏家張章最喜歡的有兩個人,鋼琴詩人肖邦和鋼琴魔王李斯特。
肖邦不愛好管弦樂隊的轟鳴巨響,他滿足於把自己的構思完全體現在鋼琴的象牙鍵盤上。創造性的開創了寬廣的形式安排和弦,精致的半音進行和等音進行,首創運用小的“裝飾”音群,這些裝飾音群好像閃爍者虹彩的露珠,一滴滴地落在旋律上。如詩一般優美的鋼琴曲就這樣一首首的在肖邦的手下誕生。
李斯特更是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本人則是即興演奏的超級高手。而他的作品12首超技練習曲,超高的難度,到現在一直讓一幫學鋼琴學生們抓狂。
張章選擇的浪漫時期作品就是李斯特的《鬼火》,12超技裏最難的一首。當然《鬼火》對於一些鋼琴評論家們並不待見。在他們眼中鬼火除了空洞的炫技一無是處。但是張章要的就是炫技,震撼性的炫技。
演奏炫技類的鋼琴曲不僅是技術活,更是體力活。但對於張章來說,三倍特種兵的身體素質,加上無與倫比的演奏技巧,鬼火隻能算是大餐前的開胃酒,令整個世界都抓狂的拉三,張章都能毫無壓力的搞定,鬼火更是不在話下。
張章微笑自信、輕鬆寫意。十指落在黑白分明的鍵盤上的同時,突然間的爆發,從極靜到急速,繁複到華麗之極的音階在張章的手上誕生。
《鬼火》是李斯特作品中十分特別的一首,整首曲子的風格十分詭異,對手指的觸鍵有十分高的要求。若是基本功不夠,根本彈不出那種靈動、詭異的味道。
在張章靈動的手指下,《鬼火》蘊涵的嘲諷和一種不知名的鄙視被張章表現的淋漓盡致。繁複的指法,快速的音域切換,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賞心悅目。
一眾評委,都大氣不敢喘的全神專注的聆聽,雙目更是恨不得貼到張章張章的手指上,觀察一下張章是如何如此輕鬆寫意的演奏出超高難度的鬼火的。
張章炫目的手型快到在鍵盤上出現殘影。是1.5倍超速演奏。怎麼可以這樣幹,不科學啊!
六位教授集體麻瓜。雖然隻是0.5倍的提速,可是難度可不是這樣算的,本來就有大量快速重複音的《鬼火》,再次提速下,那是要人命的難度。難度直接上了兩個檔次。好像世界上還沒有人這麼幹過。關鍵的是即使提速後張章的演奏仍然遊刃有餘,張弛有度。《鬼火》的詭異與嘲諷內在的情感表達,在張章的演奏中沒有絲毫的破壞,完美的被演繹出來。
被張章震撼到的李教授短路的腦袋裏,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炫技!赤果果的炫技。鋼琴就是在張章手上任意把玩的玩具,張章像擺弄泰迪熊一樣簡單的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張章修長的手指離開按下的最後一個音符,一眾評委意猶未盡的享受著剛才的震撼。張章的目的達到了,再次征服了評委的小心髒。
“好了,各位同仁開始打分吧!”陸敏一第一個恢複過來,招呼教授們打分。
這次評委們都不在矜持,幹脆的畫上10分。六個人,十二隻眼睛不可置信的目光,清晰的表達著崇拜!對張章精湛到極致的鋼琴技藝的崇拜。李斯特複生都達不到的炫技,出現在了這樣一個小小的琴房中。
“誰來評一下,張章剛才的演奏?”陸敏一掃視著自己的同僚。平時教學嚴苛到極點,學生口中的白發狂魔們需要你們發揮刻薄歹毒專屬技能的時候到了。勇敢的戰鬥吧!大召喚術。
怎麼沒人,冷場的效果,一點都不好受。陸敏一召喚師,係統提示你受到魔寵集體瞳術攻擊--鄙視!
“我說,老陸你也是咱們鋼琴大係的主任,要不你來評一下吧!”李教授微笑的提議道,眾人都欣然的點頭。這種情況怎麼評,要評的話總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吧,對於張章的評價除了誇獎還能說什麼啊,一點都顯不出自己的水平,還評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