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宴會(1 / 3)

經過兩次遇刺,雖都有驚無險,但朱溫想起仍心有餘悸。雖說第一次是想以行刺引他朱溫對皇帝采取行動,而第二次則是直接要他的命。身居百官之首,萬人之上,一人之下,朱溫仍感到處處充滿危機。

在梁王府邸,朱溫招樞密使蔣玄暉、太府卿敬翔來見。朱溫在密室之中和兩人商談,問道:“孤王如今位居百官之首,節製天下諸鎮兵馬,已是盛至極點。常聞‘處巔者危,處豐者虧’,隻恐世人嫉妒,難有善終。”

敬翔一副斯條慢裏的樣子,道:“千歲乃我朝擎天一柱,架海金梁,誰人不敬?”

蔣玄暉也上前道:“如今李唐衰微氣盡,梁王功蓋千秋,德佩四海,當順效仿堯禪舜位,登基為帝。”

朱溫言道:“吾身為唐臣,安敢有窺伺君位之心?且唐室尚有皇子九人,怎言李唐氣盡?”

蔣玄暉拜道:“下官願為千歲處死九個皇子。”

朱溫聞言,假做驚恐,小聲道:“汝怎可出此謀逆之言?”

蔣玄暉趕忙跪地道:“千歲心存乾坤,口銜日月,實乃當世明主。梁王龍登九五之尊,如大旱企盼甘雨,賢臣得遇聖君。臣雖肝腦塗地,卻猶死不辭。”

這通馬屁正中朱溫心弦,拍得正是時候,聽得朱溫滿心歡喜。

朱溫趕忙扶起蔣玄暉,道:“大事若成,汝必為開國元勳,功在百官之上。”

蔣玄暉遂伏地高呼萬歲。

接下來兩人商議了具體步驟,而敬翔則一直站在旁邊,注視不語。

送走蔣玄暉,朱溫見敬翔仍垂手站在原地,半晌無語,便問道:“先生有什麼要說的?”

敬翔立刻跪倒,磕頭道:“蔣玄暉實是奸賊,望千歲明鑒。”

“先生何出此言?”朱溫訝道。

“千歲若行此舉,必引來天下諸侯討伐。而千歲於關中根基不穩,長安雖可守,但西有鳳翔節北有河東節,皆千歲死敵也。若在洛陽,臣必無二言,此息於長安行此事,臣以為必引來禍患。”敬翔低頭道。

朱溫斷然道:“先生多慮了,此事不必再議,就依玄暉所議而行。”

聽朱溫這麼堅決,敬翔無可奈何接受,心中不免唏噓,不再阻攔,朱溫決定要做到事又有誰能阻攔得了。

接到朱友珪代其父傳來的邀請,李軒心中狐疑,暗忖其中必有玄機,但仍裝出有副樂意赴宴的樣子,笑嗬嗬的應承下來。

回到雅王府,李軒見郭智也在,便將朱溫邀請之事說了出來。

郭智沉思半晌,突然道:“這是一場鴻門宴。”

李軒心中一震,想起某些記載,恨道:“不好,他朱溫要全誅我李唐血裔。”

郭智大震:“此事當真?”

“本王要趕去與德王商議,若被這朱賊陰謀得逞,我大唐必亡。”李軒長身而起,離開王府,找德王李裕去了。

德王裕聽完李軒所講,已是冷汗直冒,惶然問道:“這可如何是好。”

李軒冷笑道:“漢高祖能從楚霸王的鴻門宴上溜走,我們雖未必比得上漢高祖,但他朱溫也大大不如那楚霸王。”

“皇弟有何妙計?”李裕雙眼一亮,問道。

李軒詭笑道:“妙計倒還算不上,但保命應該沒問題。”

在李裕耳邊低語,說完,兄弟兩人相視而笑。

朱溫在他梁王府大擺筵宴,邀唐昭宗九子前來此赴宴。這九位王爺除了有雅王李禎、德王李裕,還有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褘、景王李秘、祁王李祺、瓊王李祥。朱溫知這九王身居皇族平時不問時事,隻知貪圖享樂。卻不知雅王李禎、德王李裕在貪圖享樂背後,還暗中計劃對付他朱溫。

這晚朱溫殷勤款待,又令豔美歌姬舞動胴體,使這九位親王是亂花迷眼,樂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