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外的梁軍正步步緊逼,結陣以待。唐軍隻此兩萬軍力,深入敵境,原想以疑敵惑敵之計,巧攻迴洛,依現在的形勢看了,李軒如意算盤並沒有打成。
緊張的情勢不容李軒多想,立即下令全軍整備,準備與多於自己一倍多兵力的梁軍作戰。
本已疲憊的唐軍緊急集結,李軒策馬立於高岡之上,不由倒吸一口冷氣。梁軍正有序移動,將自己的軍隊圍於核心,陣陣相連,完全找不到突破口,更使自己攻無可攻,守無可守。
對比著自己唐軍和對方梁軍,李軒不由頭疼,對方是早有準備,養精蓄銳,蓄勢以待;而唐軍則是奔襲勞累,船渡顛簸,連飯都沒吃上。如此對比,此消彼長,優劣立現。
李軒一馬衝出,直至前陣,史敬思帶親兵緊隨而上。
李軒往敵陣喊道:“何人領軍,敢否出來與本王一見?”
敵軍前陣一陣騷動,然後迅速平靜,陣中士兵往兩邊分出一條道來,一人一馬出現在前陣之中。純色白馬,上坐一將,青袍黑甲,手執軟鞭,遙指李軒道:“張歸霸在此恭候殿下多時了。”
竟然是在潼關還沒照麵便被自己擊敗的張歸霸,李軒哈哈笑道:“原來是張將軍,自從潼關一別,久無將軍消息,別來無恙啊。”
張歸霸冷笑道:“小兒莫要張狂,今夜一戰,定要一雪前恥。”
李軒依舊笑道:“將軍也莫要逞強,戰事未始,誰勝誰敗還未知,潼關本王能破你大軍,今夜亦能破你大軍。唐軍必勝!”
最後一句,李軒振臂呼出,身後士兵無不受其感染,齊聲呼喝。
唐軍士兵見李軒於強敵麵前仍能談笑自若,皆以為他有製敵妙計,加之自從李軒領軍,唐軍戰無不勝,唐軍人人信心滿滿,一掃疲軍之像,士氣如虹。
其實李軒是有苦自知,自出關東來,還未遇此窘境,敵我兵力懸殊,精神狀況更是無法比擬。雖有陣前一番表現,提起一些士氣,但麵對如此強敵還是欠缺。求援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突圍更是不可能,往北有大河阻擋,往西先是迴洛後是北邙山梁軍在此,東是虎牢堅守,往南前往穎陽卻有偃師阻擋。
李軒退回陣中,士兵無不致敬退開。王之穎來到身旁,低聲道:“臣請領軍拖延敵軍,殿下則往東南突圍,繞過偃師,前往穎陽尋王彥章將軍。”
李軒環視四周,都是隨自己一路打來的將士,自己真的能舍下他們,自己突圍而去嗎?
不!若是如此,自己心中將永遠留下愧疚,將再也無法帶兵打戰。搖頭苦笑道:“突圍而去,成功幾何?再者,本王能舍下你們這些兄弟,獨自苟活麼?”
李軒高聲道:“諸位將士,你們都是本王的兄弟,本王絕不會舍下你們而去,若天真要亡我,本王便與你們一道,戰至一兵一卒,與諸位共進退!”
周圍將士無不跪下,齊聲道:“願為雅王效命,唐軍必勝!”
號聲響徹夜空,唐軍上下死誌一心,如同猛虎出柙,撲向梁軍。
李軒身先士卒,領軍衝出,史敬思、王之穎、王之博領軍緊密守衛在周圍,唐軍合兵一處,猛攻張歸霸中軍。
梁軍沒想到這支疲軍竟能一上來就如此勇猛,一時亂了陣腳,敵陣被李軒帶軍撕開一個小口。
重整陣形,梁軍迅速從唐軍衝擊的混亂中調整過來,兩翼向唐軍陣後移動,意圖包抄唐軍,最終將之圍殲。而中軍帥旗向南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