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降臨,剛重歸大唐的洛陽略天街顯冷寂,往日繁華的天街上偶有幾片殘葉在輕風中打著轉。大街兩側,經百年生長的榆、柳、槐等根深枝繁,若是在盛夏,綠蔭如蓋,使得整個天街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而在初冬朝陽之下,隻餘下樹影懶散地鋪灑在地。天街分三股,中間為禦道,兩邊是供官吏和百姓行走的道路。凡臨天街的建築一律都為重簷格局,飾以丹粉,雖已多次經臨戰亂,但仍可示以當年的華貴氣象。
伸手撫摸著東都皇宮明堂的朱紅頂柱,盤繞於上的龍雕俯視著獨處這大殿中的李軒。他深深地思索著,這以後的路接下來應該怎麼走。就在洛陽即將攻破的前夕,長安來了道聖旨,說是“光複東都,剿滅朱逆,功過人等賞罰事宜,皆由雅王定奪,朕悉準之。東都掌治之事,以求肅清賊人餘孽為準,無須上表朝堂,自可定奪。”
此意便將洛陽治權交由李軒,並將賞罰、安撫、威懾之事交由其處理。隻要能肅清朱梁餘孽,用什麼方法收買人心,長安的朝廷不會約束。
這初看起來是給予李軒大權,實則稍有僭越,必招致非議,恐怕來個功過相抵,由那幫躲在長安城牆之後享樂的家夥瓜分千萬唐軍將士拚死命得來的勝利果實。而李軒則被架空,失去兵權的他將麵臨著關中集團明裏暗中的攻擊,隻因他現在已經“功高震主”了。
苦苦得來的勝利之果,又豈是可以輕易讓人,那日大唐官軍重入定鼎門的威武,便是令人無法忘懷。
李軒高踞戰馬背上,領頭從定鼎門進入洛陽,當“閃電”的蹄兒首次踏上天街之時,早已等候在兩旁的洛陽居民開始了歡呼,歡迎著勝利者的到來。其中有洛陽商戶召集來的,而大部分則是洛陽的普通民眾,他們隻是聽聞這個雅王的唐軍所到之處,駐城外,免租稅,開倉濟民。單最後一條,已是足夠讓餓了幾個月的洛陽民眾前來迎接他了。
敬翔、管威、郭宣、王之博、王之穎、劉鄩、王彥章、霍存、霍彥威、宋威、丁會、趙匡凝也各踞一馬,緊隨李軒之後,進入洛陽。兩旁的親兵騎衛盡使馬術,使馬兒也踏著整齊步伐,更添威武。
自從出征以來,已經很少有機會洗淨身上汙垢,此次進城之前,李軒特意沐浴更衣,人也更顯抖擻,一身英氣明銳,微笑著朝夾道歡呼的人群揮手示意。
天津橋上,已經歸降的河南尹張全義領眾洛陽禦巡使跪拜一地,高呼萬歲,稱頌聖德,再呼千歲,迎接李軒進入東都皇宮。
李軒策馬在人群的歡呼中過天津橋,入端門,等城樓,麵南代宣聖諭,大赦,免諸民租稅一年。城中商戶,可免除商稅一年。
城下歡呼更盛,無不稱頌聖德。
那種大權在握,人人伏拜在自己腳下的感覺,又有幾人能抵擋住誘惑,李軒不禁苦笑,畢竟自己仍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