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雙龍(六)(1 / 2)

“哦?細作?帶進來給本王看看。”李軒尋思著這時候抓到個細作,有些怪異。有誰能如此膽大,敢來探營。

軍士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兩名軍士押著一人入帳。此人麵容清秀,身著粗布青衣,一副士子打扮。

李軒見是士人,招手命軍士鬆手放人,問道:“底下站的是何人,為何來我大營覷探?”

“草民景城馮道,隻為投效殿下,並無任何覷探行徑,請殿下明鑒。”來人整了整被軍士押進來時弄皺了的衣袖,不卑不亢答道。

馮道?這個名字如同閃電般從李軒腦海裏閃過。

“馮可道?”李軒脫口而出,立即起立,走下帥位。卻走得過急,磕碰到案台。

“正是草民。”馮道正奇怪李軒為何知道他的表字,臉上卻沒有現出一絲波瀾。

“好啊,真是馮可道。”李軒毫不介意諸將奇異的眼神,興奮的跳了一下。

“你們這些粗人,怎可對馮先生無禮。”李軒叱喝了那兩名軍士,又對馮道和聲道:“方才多有失禮,還請先生莫怪。”

馮道俏白的臉上浮現紅潤,低頭拱手道:“馮道何能,得殿下胡為先生。”

李軒拉著馮道的手,請他入座:“使得使得,先生之學識,在我們這幫粗人麵前,自是可為師。先生請上坐。”

“殿下要折殺馮道麼?”馮道慌忙施禮。

“呃,咳。”李軒突然意識到自己太過熱情,恐怕會嚇到馮道,示意原本坐在他身旁右側的郭宣移位,讓與馮道。

重新坐下,李軒笑著問道:“不知先生為何要來投我?”

“唉,生逢亂世,空有滿腹經典,卻苦為書生無用,隻為求一立命安生之所。”馮道低歎一聲。

“哦,僅此而已?那為何不去投那晉王李存勖?還是先來本王這探探風氣,再去他那比較?”李軒問道。

“殿下何出此言?”馮道驚愕,“道曾聞殿下所領之軍,素有仁義之名,而殿下又欲重傳道,興文業,故此來投。比起那晉王,殿下更是可堪投效之人。”

“哈哈,原來還有人認為本王尚有美名,至少比那亞子兄弟還有少許勝出。”李軒豪爽一笑,眼光卻飄向河東四小將。隻見李從珂、石敬瑭兩人相視而笑,臉色卻帶有一絲不可置否,而史建瑭、安重誨卻低頭不語,做冥思狀。

“可是今日,本王與晉王兩人攜手,卻不能攻破景城,不知先生有何良策?”李軒止住笑,再問道。

“殿下是想速戰速決,或圍城打援?”馮道抬頭與李軒對視。

李軒想了想,道:“如今之勢,守城燕軍仍甚是強悍,但本王可待城中糧盡之時,再行攻城,至少本王軍糧尚可保證供應正常,而燕軍則不行。”

“殿下難道就不為城中百姓著想麼,若是待到城中糧盡,恐怕殿下得到的,也隻是一座餓殍滿地的空城罷了。”馮道提聲道。

“那依你之見,本王應該如何處之?”李軒笑吟吟的問。

“殿下可速攻。”

“速攻?哈哈,本王憑什麼速攻,難道沒見到今日晉軍攻城部隊那般狼狽麼?”李軒打著哈哈反問。

“北門可攻。”

“北門?”李軒掃了一眼管威、安重誨,顯然他們也有所觸動,捕捉到了些曾為他們疏忽的信息,“願聞其詳。”

“北門外小丘,正是守軍可侍。恰恰是其弱,若能居高而下,北門可奪。況且燕軍南下之時,占據景城便是由攻北門而入。”馮道定了定,接著道:“隻要有一軍在南門出佯攻,而另由一精銳主攻北門,景城可下。”

“這倒也可行,隻不知燕軍在北門守備如何?”李軒若有所思,“廖波,立即調幾名斥候,詳查景城北門的防軍。重誨嗬,勞煩你跑一趟,邀晉王前來,一同商議此事。”

“得令!”兩人一同起身,匆匆執行去了。

李存勖來到唐軍大營,細聽馮道之議,亦深為感同,立即同意這套方案,起辭回營,布排此事。

烈日之下,晉軍列陣展開,各種攻城器械一應準備妥當,李存勖親自督軍,擺開一副立馬攻城的陣勢。

聽著城外戰鼓喧囂通天,卻不見晉軍移動,孫鶴很是納悶,這敵軍怎的就隻擂鼓不進攻啊?

城頭的守軍卻個個嚴陣以待,正準備如同昨日一般,對敵軍給予迎頭痛擊,一泄被圍困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