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偃師到洛陽,由洛水乘坐來往商船最是快捷方便。李軒等人也雇了艘輕舟,順著東風西行。洛水已有張全義組織民工將之重新開挖拓寬,將淤泥堵塞清通,來往商船載更多貨物,也可暢通。
盛夏的洛水沿岸,水草叢中的草蟲也懶得聒噪,乖乖的浸在水裏避暑。忙碌的倒是來往商隊,兩岸來往的自是不說,車馬揚起塵土,可比千軍萬馬。水道上的商船,更是絡繹不絕,滿載著各式貨物,有的貨主,還靠著船沿的圍杆上,執起算盤,算珠撥得劈啪直響,似乎撥出了千萬金子。
兩岸的商隊來往,與巡視的巡兵們熱情的打著招呼。這些是分配到地方的唐軍士兵,他們的職責已不再是打戰,而是確保商道沿途客商及貨物的安全。他們主動的為商隊讓路,若是沿途平安無事,這些貨物商人便如同和他們無關。如若有草寇沿途劫掠,等待他們的將是唐軍巡兵的櫻槍,雖然他們已經是退入地方衛戍部隊,但也畢竟曾是身經百戰的無敵雄師的士兵,幾個毛賊還不被他們放在眼裏。商道的安全,也就導致了這裏商貿的興起。
李軒他們乘坐的船隻隻是載入,並不是載物,與其他商船比起,反倒顯得小了許多。
“哈,你看,這麼多貨物往返,可知洛陽如今商貿是何等興盛。”李軒看著東來西往的船隻,興奮的說道,“嘿,這一下得多少商稅啊。”
“恐怕要讓殿下您失望了。”馮道不知何時站到李軒身旁,“聽張府尹說,這朝廷還不知要倒貼多少錢財進去。”
“哦,還請先生指教。”李軒驚愕的看著馮道。
誰知馮道老臉微微一紅,幹咳一聲:“這,屬下也是聽張府尹說的,屬下也不甚明白,說是什麼官府為鼓勵民眾經商,先免了他們幾年商稅,還出錢鼓勵民眾多生產些東西出來買賣。總之啊,現在都畿道河南道,人人逐利,人心不古啊。”
說到最後,居然連連歎息起來。
李軒卻拍著圍杆笑道:“人心不古?本王倒是聽說這商湯族人,原來就是從商的,所以他們的部落名為商。由此可見,這從商是我族之光榮傳統。從商當然要逐利,怎能說人心不古了呢。”
遠處洛陽的城防河閘漸漸浮出,高牆上插滿唐旗,歡迎著勝利者的再次歸來。
洛陽城已是知道雅王歸來,橫穿洛陽的洛水沿途,擠滿了百姓客商,氣氛熱鬧非凡,官府也不得不派出軍隊維持秩序。
沿岸不時爆發出陣陣“千歲”的喊聲,李軒也走出船艙,朝兩岸的民眾招手致意。民眾的熱情顯然出乎李軒的意料,他更是不可想像當他及唐軍在草原上大破契丹軍的消息傳回時,一向有夜晚宵禁的洛陽城,竟然徹夜狂歡,甚至有的酒肆老板,取出店藏美酒,免費供給四處慶祝的民眾飲用。
臨近天津橋,船終於靠岸,停駐進碼頭。李軒從船中步出,再次踏上洛陽的土地,身後的劉鄩、敬翔等人緊隨走出。
張全義率領都畿道文武官員,恭候在碼頭,見李軒出來,上前叩拜,三呼千歲。其餘的士兵也高呼千歲,氣震天地。
李軒一一扶起前來迎接的官員,張全義也在旁一一介紹,李軒說了些鼓勵的話兒,立即讓他們感激涕零,嘿,雖然這些話兒不值一文。更有一個年期官員,激動得渾身發顫,全身僵硬,差點暈過去,倒是鬧出不大不小的笑話。
有了滑州的教訓,洛陽對安防嚴格控製,李軒所路經路線,更是重兵把守,將民眾與他隔離開來,又在四周高處,設立哨崗,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被看在眼裏。護衛李軒的士兵,裏三層外三層,將之包圍在核心,確保無人能夠穿透。
李軒卻不以為意,反倒是走進民眾,拱手致謝。
走入位於尚善坊的驛館,李軒稍稍鬆了口氣:“呼,終於可以安靜會了,沒想到今日會是這場麵,要不是諸將士攔住,估計本王要被擠成肉餅了。”
重重坐下,咕嚕咕嚕喝下一杯水,接著道:“不過看著驛館,渾跟監牢似的,四處防衛,哨崗林立,真沒意思。”
“這都是為了殿下的安全著想。”張全義道。
“這本王知曉,但也不用這般壓抑吧。”李軒剛強忍的精神逐漸消散,上下眼皮開始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