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龍門(二)(1 / 2)

夜下的潼關顯得更加奇偉,漆黑高聳的關體將關內外隔開,隔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而這兩個世界之間的差距也將越來越大,隔閡也將越來越厚,它們之間終歸需要一場激烈的爭鬥,來打破這種隔閡。

李軒等人隻在潼關歇息了一天,便再次上路,乘舟東下。

早在李軒離開長安之時,已先遣人在洛陽尚善坊定下一處院落,作為他到洛陽之後的住處。故當他抵達洛陽之後,也是順利入住,而且沒有先前到達洛陽之時的喧嘩,隻是平靜的入住而已,顯得低調了許多。

作為都畿道的最高長官,李軒的一係列計劃的實際推行者,張全義自然最先趕到李軒的新王府拜謁。

張全義行禮之後,李軒示意他坐下,敬翔、馮道都在其側。

“下官聞得殿下脫離虎狎,重歸洛陽,心中尤為歡喜,在此恭賀殿下了。”張全義開口道。

“得了,張府尹,這客套話在本王這就免了,還是說點實際的吧。”李軒笑著回應,張全義這人有才能,對新設想的領悟也非別人可比,對新事物敢於嚐試,但就是放不下阿諛那一套,這點在李軒心中甚為不喜。

“是,在殿下出關中之前,都畿、河南二道有傳殿下此次前來,是為重修洛陽宮殿,而這重修費用,皆要出自這二道稅賦。這各地商賈們都來找下官,要探探風聲,說這若是提高稅賦,是他們不願見到的,還請殿下憐憫他們。”張全義清清喉嚨道。

李軒同左右的敬翔、馮道對視一眼,點頭笑道:“確實如此,這重修宮殿不假,這要各地商賈,特別是洛陽商賈們出力支持也是不假。”

“下官以為這萬萬不可,如此一來,殿下辛辛苦苦創建起來的商貿活力,恐怕因此削弱,甚至夭折。多少初入商貿的民眾,就此又會退回農田,埋頭苦墾。”張全義正色道。

“那依張府尹之意,這重修宮殿一事該如何處置?”李軒問道。

“下官以為,洛陽宮殿聖上並非常來,無需如此大動幹戈重修。而且每年稅賦除了貢輸朝廷之外,要修水利、要興庠序、重整官道等等,官府實際已是負債累累了。”張全義道。

“哦,這麼說來,張大人的生活也一定很清苦拮據了。”李軒張圓嘴道。

“慚愧,勉強度日聊口罷了。”張全義低頭道。

“別慚愧,嗯,張府尹,這籌鑄新幣一事,進行的如何了?”李軒突然轉換話題道。

“各地都已停止各自鑄幣,新幣樣式也基本定型,已經預備重鑄。”張全義回答道。

李軒聞言,點頭道:“很好,待新幣發行之後,各地官員,按品級,原月俸番一倍。”

張全義張大嘴巴,兩顆眼珠也似乎快突出來,驚愕不已的看著李軒:“這……,下官本應叩頭謝過殿下,可這發俸的錢銀從何而來?”

“本王怎忍心讓你們這些為國為民操勞的官員們,餓壞肚皮。這隻是開始,往後諸事發展好了,這餉俸隻會多,不會少。你們隻需用足心機為國出力,為民謀利,大唐自須保你們衣食無憂。”李軒笑著道,臉色又迅速轉陰,“但若你們有誰膽敢人心不足,幹下那貪贓枉法的勾當,本王也絕不輕饒。”

“下官代諸位同僚謝過殿下。”張全義起身叩拜道。

李軒走下座位,攙扶起張全義,笑道:“張府尹不要謝得過早,這新幣還為發行呢。”

“可這重修宮殿一事……”張全義再次提起此事。

“這啊,就有勞張府尹出麵,去請洛陽大小商賈,來本王府上,本王要和他們好好談談。”李軒笑了笑,指派給張全義一個新任務。

“殿下有請,那他們肯定是蜂擁而至的了。”張全義道。

“哈哈,那可未必。”李軒轉身大笑,坐回座位上,“本王這次要他們從口袋裏掏出錢來,這些奸商們可不大樂意,未必肯來喲。”

次日,果然來的人不多,也就來了杜安清、馬南銘、胡榮祥等幾個洛陽商會的代表。還得好聽,是為了不至於李軒王府太過擁擠,所以他們幾個便代表洛陽的大小商戶們前來麵見雅王殿下。

“啊,本王還未恭賀杜老板榮任洛陽商會會長,失禮失禮。”李軒一見到走在幾人前門的杜安清,立即迎上前道。

杜安清立即跪拜道:“杜安清拜見雅王殿下,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