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吳(二)(1 / 2)

敬翔答道:“西蜀王建奸詐至極,如今已有自立之心。李茂貞乃我主手下敗將,敗軍之將何必再言其勇;李存勖也是徒有虛名,張承業之輩視為心腹,日後必為宦官小人所惑。此三路兵馬皆不足懼,到是吳王出兵才是我主所急之事。”

張顥知自己方才說漏嘴,連忙道:“殿下怎知此事,這可是極高的機密。臣方才一番胡言,請殿下恕罪。”

李軒笑著擺手道:“相國何罪之有,本王想知道的事,自然有人將之送與本王。況且亞子為世之梟雄,又怎肯當個區區晉王?不過張相,豈不聞輻輳相依,唇亡齒寒?”

張顥問道:“望殿下明示。”

李軒與敬翔對視一眼,知張顥開始落入他們事先設計好的圈套了,敬翔站起身道:“倘若吳王背後一刀,李存勖南下中原則必圖江淮,吳國豈能獨擋晉軍。倘若吳王與我主協力,則你我兩家可共保富貴,同坐江山。”

張顥聞聽此言倒吸一口涼氣,道:“先生提醒確有道理。既然如此,我定力勸吳王免去興兵之事,吳王隻做觀望佯動,絕不出兵中原。”

李軒作疑惑狀,問道:“若是吳王一意孤行,你等恐怕也難以阻止。”

張顥笑道:“殿下大可放心,若是吳王楊渥不聽勸告,我自有良方,可令江淮之地無傷殿下。”

李軒等大喜,張顥盡地主之誼款待不做細表。

話說李軒辭別張顥,正逢吳王楊渥召集百官商議出兵之事,張灝成竹在胸道:“千歲此番晉王會合五路兵馬欲圖南下,臣以為我吳國萬萬不可出兵。”

楊渥驚訝問道:“相國因何主張休兵?”

張顥道:“千歲豈不聞李亞子有吞並我江淮之野心?此番會兵中原,倘若李存勖能順利,趁勢南下,我等何以擋之?再者那雅王豈是易於之輩,而我吳國行商多與河洛有來往,若是開戰,恐傷其利。”

吳王楊渥脾氣怪異,亦無治國之才,不耐煩的揮手道:“我看那雅王也不過爾爾,豈能與李存勖同日而語,孤王此次不但要會兵中原,且要親自率兵北上,進駐洛陽。”

在一旁的老將徐溫附和張顥道:“江淮連年休戰,兵將安於如此,百姓也樂於同河南貿易,大獲得利,臣以為相國大人所言有理,倒不如向雅王稱臣,那時必以錢帛安撫,千歲坐收漁翁之利又免征戰之苦,豈不兩全其美。”

吳王楊渥怒道:“一派胡言,汝等均是追隨先王的老臣,竟出此奴顏卑膝之策,汝等不去,本王自率兵馬出征。”言罷,便怒其衝衝的離去。

退朝之後,相國張顥邀大將軍徐溫來至府中密談,張灝道:“少主楊渥性格刁鑽,年少氣盛,自以為窮兵黷武即可奪得江山,常此以往必為大患!”

徐溫驚訝問道:“以相國之見,當如之奈何?”

張顥近前低聲道:“先王次子楊渭為人忠厚,性情溫順,你我何不以國家大義,另立新主。”

徐溫先是一驚,沉思片刻言道:“若保吳國免於大戰,也隻有另立新主。”

張顥麵露喜色道:“大將軍既然與我同心,當今夜廢楊渥,以免其脾氣暴躁,再生禍端。”二人商議已定,當夜各自選拔牙兵五百人,趁黑潛入吳王行宮。

徐、張二人牙兵衝入府內,張顥高聲叫道:“爾等隻管往內院殺去,無論何人格殺勿論,具有重賞。”

一千牙兵得令便殺,揮刀亂砍。

吳王楊渥尚在睡夢之中,隻聽屋外哄亂,起床大呼:“侍衛何在?”

隻有一個丫鬟跑來答道:“啟稟千歲,不知何處兵馬,今夜闖入王府……”話音未落,隻見屋門被牙兵踹開,湧進牙兵數十人,不等楊渥問話,一番亂刀,楊渥命喪黃泉。

牙兵殺戮內廷,張灝與徐溫率三百兵士往吳太妃府而去,吳太妃乃師楊行密之妻史氏,人稱史太夫人。史太夫人連夜被張顥等人催醒,張顥言道:“今夜有亂兵夜襲王府,千歲亡禍於內室,現亂兵平定,請太夫人另立新主。”

太夫人不知其中緣故,聞楊渥喪命痛哭起來,張顥、徐溫等人假裝跪地道:“臣等保駕不利,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