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帥本野終於在城樓上望見了傳說中那麵“替天行道”杏黃旗,這是梁山好漢的標誌,更擁有著令人難以捉摸的魔力,在千百年前的正邪大戰中,曾經有無數平凡的人類與不甘屈服於靈幻會的幻靈,聚集在這麵旗幟下,創造了一出出以弱勝強、由弱變強的奇跡。
今日,比與五將會戰時更多出十倍不止的各路民兵義軍再次證明了它的魅力所在,但是本野很清楚,這麵旗幟本身並沒有如此神奇,真正值得敬畏的是始終為了那四個字奮戰不息的勇士們,過去是一幫水滸故事中傳奇英雄,今天為首的則是幾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地球靈幻師。而對於魔帥來說,無論是為了希馬特大帝的宏圖偉業,還是為了不讓腳下他辛苦營造的假東京落入敵手,他都必須徹底地結束這麵杏黃旗的神話,將傻傻為之戰鬥至今的每個靈幻師、每個人、每個幻靈都徹底征服或屠戮。
義軍雖然人數眾多,卻未能接近城下,因為假東京西有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北有浩瀚無際的洪流阻路,南有熊熊火焰阻遏大道,加之重兵把守,強行硬闖隻能付出生命代價。唯有東麵雖然有重兵列陣,卻無天塹險阻,與其各路強攻、白白犧牲,不如集中主力,在這裏打開缺口。
相貌依然是張叔夜的魔帥本野就是高高站立於東門城垛之上俯瞰大地,他腳下城門處懸掛著幾顆人頭,他們就是前幾日領軍倉惶逃回的十萬光明軍主要將領,雖然他們逃脫了義軍追殺,卻未能避開魔帥毒手,這招殺雞儆猴確實管用,領教了本野殘忍手段,十萬光明軍不得不死守西、南、北三門,好在有工事屏障保護,他們畏敵心理更去了幾分。但也正因如此,主戰場上就隻能由幻靈軍負責。
天鷹子與羅瑞克仔細審視著眼前天瀛將與“殺將”柴雲統領的部隊,敵陣分為左、中、右三軍,左軍以“天山群邪”簇擁柴雲領陣,部屬盡由鐵槍手、神弓手、刀手、殺手組成,弓兵列前、槍兵補漏、刀手與殺手隨時準備出擊,儼然攻防有序,可進可退。
右軍對於兩位救世主來說,再熟悉不過,那是天瀛將的風林火山陣勢,墨黑風騎兵手持弩箭列前,後麵林槍兵握緊長兵器待命,火騎兵隨後排出衝鋒陣型,至於山武士依然押後保護主帥天瀛將。雖然此陣帥位在後,卻是再明顯不過的進攻態勢,或許敵人的主攻力量正是在此。
至於中軍卻最為恐怖,成員盡是黑甲墨盔,妖魔麵具覆臉,手持魔槍、腰佩魔刀、肩負魔弓、個個胯下乘坐著獨角魔馬,飄舞軍旗也盡為烏幟,全部書寫著碗大“魔”字。領軍將領隻有一人,立身中央,渾身散發令人窒息的魔氣,此人無疑隻是個幻靈而已,卻可以與靈幻會的天瀛將與殺將並肩作戰,絕對不能小視。縱觀全陣,也看不出到底欲守還是欲攻。
敵人是早已籌劃停當、嚴陣以待,義軍也沒有閑著。為避免上次倉促迎敵,導致民兵和普通幻靈傷亡慘重的悲劇,“神機軍師”朱武早已依五行方位布陣,全軍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定六帥領五軍,以互相支援。
前軍朝西,屬金位,為主攻力量。以聚賢莊女莊主曹媛為帥,由聚賢莊家丁、飛燕門女俠、神劍門鐵匠、丐幫弟子、飛鴿門探子組成,下轄將領有呼延灼、徐寧、孫立、韓滔、彭玘、楊雄、馬麟、裴宣、龔旺、丁得孫、雷橫、金大堅、曹正、湯隆、周通、蔡慶。
左軍位南,屬火位,為輔攻力量,以方臘特使白芸為帥,由白蓮軍、天龍會力士、墨派高手、正氣門武士組成,下轄將領有秦明、魏定國、李逵、魯智深、武鬆、宣讚、史進、楊誌、索超、劉唐、鮑旭、孫二娘、顧大嫂、淩振、鬱保四、焦挺。
右軍居北,屬水位,亦為輔攻力量,定兩帥,主帥是小藤野,副帥是羅瑞克,因為按照天鷹子的說法,小日本自己是靠不住的,沒有老夥計羅瑞克幫忙,隻怕小藤野自己性命也難保。這支軍隊的成員也最為特殊,盡是幻水龍、幻水獸、幻水兵,下轄將領有張順、單廷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時遷、吳用、張青、張橫、李俊、燕青、朱富、王定六、朱貴、童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