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博望多變(1 / 3)

聽到“諸葛亮”的名字,徐庶再度震驚了,他無比激動地問:“大俠,你也預測到孔明(諸葛亮字)了?”

羅瑞克咳嗽一聲,解釋說:“徐先生不用激動,其實我們曾經來過荊州,見過諸葛亮先生,左慈先生就是他介紹給我們的!”

“哦,不是預測到的,你們認識孔明啊!”徐庶心說我白激動了,但轉念又一想,我諸葛兄弟雖然本事比我大得多,可是他能對付比曹操更可怕的人嗎?

劉備對天鷹子是言聽計從,滿口答應:“放心,我明天就親自去請,二弟、三弟,明天誰也不準請假,跟我一起去,誰要不去,兄弟沒得做了!”

這關羽還好說,張飛老大不高興,但見兄長說得如此嚴重,也隻好暫時忍耐。天鷹子則心裏明白,你就算明天去了,也見不到,按照三國演義裏的情節,三顧茅廬才能請來這位號稱三國時代第一智者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可是不管幾次才能請來,但在哪個要從第一次開始吧,如果永遠等著一蹴而就,那麼諸葛亮永遠在茅廬裏呆著,絕對沒有出山的日子。

果然如天鷹子所料,在伯仁引路下,劉備兄弟日出而行,日落而歸,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關羽隱忍不發,張飛破口大罵:“呸,什麼窮酸,不老老實實在家裏呆著,到處亂跑什麼,也不怕被山賊殺了!”

劉備一瞪眼:“不準胡說,今天不過是錯過了,我們改天接著去,真正的有才之士,是靠誠意求得的,否則還做什麼大事?!”

天鷹子點點頭,心想曹孟德眼光不錯,能有此見識者,才夠英雄的門檻,跟我天鷹子有一拚!他這正琢磨著,就見一個士兵慌慌張張跑來,口中大喊:“來了,來了!”

劉備認出是本軍哨探,忙問:“別著急,慢點說!”

“曹軍,曹軍!”

“又是曹仁嗎?”

“稟告主公,不是,曹仁依然鎮守樊城,是獨眼將軍夏侯惇以及李典、於禁,引軍十萬,殺來了!”

眾人心頭一震,尤其是天鷹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這一仗是在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拘禁,無奈離開劉備,而諸葛亮應邀出山後才發生的。如今徐庶還在軍中,諸葛亮也沒到,為什麼夏侯惇會提前殺來。他腦中一閃,立時恍然大悟,看來在敵軍之中還藏著“那個人!”

“大俠,我們應該怎麼辦?”

劉備心急火燎的詢問,讓心煩意亂的天鷹子隨口回答:“博望坡迎敵!”

徐庶立即又拍起了巴掌:“對啊,博望坡正是好去處啊,大俠果然高人,一言中的,你來新野不久,就能熟知地理,並能迅速決策,孔明也不過如此啊!”

天鷹子汗差點兒沒下來,心說,你是徐庶嗎?是不是哪個七星變化的,整個一位馬屁精嘛!但轉念又一想,這不能怪徐庶,都怪自己實在太優秀了,找個徐庶當粉絲,也是理所當然,這也算“鷹粉”吧!

被一頓馬屁拍得忽悠忽悠的天鷹子就不知道自己行老幾了,憑著對三國演義的記憶,當時就開始調兵遣將:“玄德,博望左邊有豫山,右邊有安林。可以讓雲長率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看南麵火起,專燒輜重糧草。可以讓翼德率一千軍在安林背後山穀中埋伏,看南麵火起,便焚毀博望城舊屯處糧草。可以讓關平、劉封率領五百軍,預備引火之物,在博望坡後兩邊等候,看敵人到了就放火。還有子龍、陳到,你們作前鋒,隻許贏,不許敗,引誘曹軍。玄德你領兵接應他們,進一步誘敵。”

劉備連聲稱好,左慈、青雲、四俠都忍不住暗讚:“背得真熟!”

部屬停當,劉備命令眾人依計行事,諸將對此戰充滿信心,各自行事。

夏侯惇大軍正在行進,忽然前方出現一彪人馬,將士皆為白衣白甲白馬,讓人不由想起當年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為首一將手持銀槍指向夏侯惇怒罵:“獨眼龍,敢與我常山趙子龍一決高下嗎?”

夏侯惇最恨別人罵他獨眼,當時怒不可遏,一揚雙龍刃,便要上前接戰。這時,他身後一名文士猛地拽住主將韁繩:“夏侯將軍,不必理他,這是誘敵之計,咱們不要上當,還是讓大家就地休息,準備準備吧!”

別看夏侯惇素來心高氣傲,但對這人卻言聽計從,立即下馬就地休息,他尚且如此,其部下更是一律放鬆下來,騎兵下馬,步兵就地坐下,而且都戴起鬥笠,披上蓑衣,新野兵看得有趣,心說這晴日當空、萬裏無雲,這十萬大軍怎麼像坐在雨裏一樣,別是有病吧?我們可沒藥!

白馬騎兵們紛紛竊竊私語,甚至有人大笑不已,可是趙雲與陳到卻越發感覺不對勁,敵人不但不上當,還如此鬆懈,甚至做出古怪舉動,難道就不怕新野軍突襲嗎?兩位老搭檔互施眼神,已有所決定,他們打了個手勢,其部下立即明白,這是讓騎兵們不要大意,隨時準備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