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左慈驗屍(1 / 3)

為示清白,天鷹子便將事情始末一五一十道來,也提到周瑜對此信的陰謀,可是空口白話誰又能夠相信?魯肅有心維護,但眾怒難犯,也不敢過於偏袒,便又問:“既然你急於回返荊州,為什麼一路上那麼多將士都沒見著你,而且何故殺害周大都督帳前衛兵和渡口護船兵卒?”

天鷹子連聲叫苦,仗理直言:“子敬,我剛才已經說過,我明明經過許多人身邊,但他們對我都熟視無睹,似乎隻有渡口兵卒與公瑾衛兵能看見我,而且我走的時候他們都安然無恙啊!”

淩統悶哼一聲:“都是你一麵之詞,何以為證?”

諸葛亮微笑反問:“你們雖然異口同聲地說是天鷹子殺害公瑾,請問又有誰親眼見到,何以為證?”

呂蒙立即站出來提示:“孔明先生,死者身上的傷痕可以為證,那種傷口不是兵刃所傷,而是被術法殺害,請問以術法殺人,除了他天鷹子,據您所知還有誰?”

“還有羅瑞克!”

諸葛亮簡單三個字,把在場眾人,包括天鷹子都嚇得夠嗆。這話確實沒錯,擅用法術作戰的除了小劍仙天鷹子,還有魔法師羅瑞克,隻不過因為天鷹子過於搶眼,以至於讓人們差點兒忽視了這位異族人。天鷹子則立即首先站出來反對:“羅瑞克不可能如此做,我了解他的為人!”

“我也沒說一定是他做的。”諸葛亮早就想好了兩頭堵的話,“隻是有一必有二,至少羅瑞克的存在說明了天鷹子不是唯一用術法殺人的高手。何況天下之大,有太多我們不了解的高人,如果被曹操之流雇來暗殺公瑾,可能性更大。何況,大家都知道,天鷹子武藝高強、又足智多謀,如果他有心殺害公瑾,大可以費些腦子,布置公瑾未死假相,再堂而皇之走出軍營,這樣就布置好了不在場證明。即便他是有心要逃避責任,情急之下失去方寸,那殺衛兵還可以解釋為殺人滅口,為什麼還要殺護船守衛?他這麼做就是要告訴你們,殺人者就是他天鷹子嗎?既然如此明目張膽,今天又何必自投羅網、矢口否認?各位再請細想,公瑾之死,對天鷹子有何好處?對我荊州軍有何好處?削弱了江東實力,激發了江東軍對我荊州的仇恨,如此蠢事,豈是天鷹子這般豪俠能做出來的?”

有些江東將領頻頻點頭,似乎已經被說服。但呂蒙卻持不同意見:“孔明先生,如果凶手真是天鷹子,那麼他或許在即將離開巴丘時,被護船衛兵看出什麼端倪,所以才慘遭滅口。如果他與家師有所口角,臨時起意,那麼倉促間自然就不會想太多,對誰有利,對誰不利也就盡是浮雲,不足洗脫他的嫌疑!”

“沒錯,孔明先生說了這麼多,也隻能說明我們沒有真憑實據證明天鷹子是凶手,同樣你也沒有確實證據證明天鷹子不是凶手,在這種狀況下,他依然是第一嫌疑人,我建議將他暫留江東,以安眾心。我們會善待於他,然後請荊州、江東共同派人調查此事,如果天鷹子將軍不是真凶,早晚會還他清白!”陸遜建議道。

諸葛亮還有所沉吟,魯肅卻拍手讚同,並問:“天鷹子將軍,你意下如何?”

天鷹子知道這件事已無法逃避,如今事關孫劉聯盟能否維持下去,也唯有此法,他隻得點點頭:“這樣也罷,我有三個條件,第一必須由飛影將我家軍師安全送返荊州。第二,我雖然有嫌疑,卻不是罪犯,不可將我下到監牢裏。第三,速請左慈仙長前來,他對各種術法甚為精通,趁死者屍首還在,他必然可以判斷出術法來源。”

魯肅欣然應允,立即命呂蒙率五百飛影保護諸葛回荊州;又在巴丘另設專帳軟禁天鷹子,並為示信任,允許天鷹子佩劍,由甘寧率軍把守,不準他人滋擾;至於左慈的下落,如今隻有陸遜知曉,便由他率三百飛影去請。

天鷹子獨坐帳中,懷念起周瑜,又回想起小喬憎惡目光,心中悲怒難止。好友就此永訣、所愛之人又把自己視為仇敵,天下冤屈悲慘之事,還有比這更過分的嗎?如今他身陷囹圄,既不能為公瑾查找真凶,也無法取得小喬的信任與諒解,內心痛苦根本無法用言語描述,他隻能要來烈酒,希冀把自己灌醉。

天鷹子本來就不喜喝酒,所以幾杯下肚,便昏昏欲睡,迷茫中耳邊傳來噪雜之聲,好像是看守帳房的甘寧在與什麼人爭執:“對不起,夫人,子敬大人有命,任何人不得接近天鷹子,這是軍令,大都督在時,三令五申軍令如山,興霸至今不敢忘卻,夫人就別再難為我了!”

“好啊,甘興霸,你拿亡夫來壓我?你可知道我就是要為周郎討個公道,才要向天鷹子問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