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退朝的周幽王搓著手哈哈大笑的走進了瓊台。可是,當他看見褒姒頭發淩亂,眼淚一串串兒的時候,頓時他心疼又大惑不解的問道:“嗬嗬,愛妃怎麼到現在還不梳妝啊?”褒姒沒有說話,她隻是冷冷的搖了搖頭,任淚水直流。
“哼!”發現情況有些不妙,突然周幽王轉頭瞪著那些宮女,準備暴怒的時候,褒姒拉住了周幽王的袖子,她看著那些跪在地上哭泣的宮女輕聲說道:“太子今早帶著宮女在花園摘花,臣妾沒有得罪他,可他一看見臣妾就連打帶罵,要不是她們苦苦勸阻……臣妾恐怕就見不到大王了!”褒姒拉著周幽王的袖子頓時悲傷的哭泣了起來。
周幽王歎息了一聲,輕輕的撫摸著褒姒的秀發,柔聲說道:“你不去拜見他的母親,才招來這事。這全是王後的主意,應該不是太子的意思!”
當一個人嫌棄一個人時,往往會將罪責推給她,或許曾經的他們也恩愛過。
褒姒搖了搖頭,麵容悲切,一隻手撫摸著她的肚子冷冷的說道:“太子為了給他母親出氣,不殺了我他是不會罷休的。臣妾一個人死了沒什麼可惜,可是蒙大王寵愛,臣妾身懷六甲,都三個月了……我一條命就是兩條命……求大王放臣妾出宮吧,好保全我們母子兩條命!”
這是一個驚天霹靂,周幽王又驚又喜,他抱著褒姒高興的大叫道:“寡人有孩兒了!寡人有孩兒了!”他的模樣卻像個小孩兒。
其實他早已有許多孩兒了,但是他突然卻覺得這個他的孩兒才是他真正的孩兒,其他的都不是。母以子貴,子以母貴,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天,周幽王就下令:太子宜臼遣往申國;太子的老師免去官職。
小不忍,則亂大謀!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至此,王後孤掌難鳴,每天抱怨丈夫,想念兒子,詛咒褒姒,每天含淚度日。
但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這就是後宮的現實和殘酷。
褒姒孕滿十月,生了一個兒子。周幽王愛如珍寶,為他起了個名,叫:伯服。慢慢的他就有了廢掉現太子,重立伯服為太子的念頭。可是也由於事出無由,難以啟齒。
可以說每個朝代每個君王的身邊都有小人奸臣,至於重不重用他們,這一切都看君王是個什麼人了。周幽王身邊也有奸臣,而且周幽王還非常重用他們,其中有三個更是位列三公,他們分別是:虢石父,祭公,尹球。
貪圖名利,吹牛拍馬,唯王所欲,逢迎不暇,這就是大多小人的主要特性。虢石父由於揣摩出周幽王的心意後,就和尹球商量,暗中對褒姒說:“宜臼已經被趕出宮,該由伯服當太子。裏有娘娘在大王枕邊吹風,外有我二人協力相扶,何愁事情不成呢?”
王後是申國的公主,而褒姒隻是一名窮鄉僻地的鄉間女子,後宮的勾心鬥角並不比政治權力鬥爭遜色,驚心動魄,如稍有不慎將死無葬身之地!褒姒不希望自己再被人暴打。
“要是伯服繼位,我保證和二位共享天下!”褒姒向他們許諾道。要知道此刻的褒姒才十五六歲。
從這時起,褒姒就派出心腹,日夜伺機尋找王後的短處,宮裏宮外都安插了耳目,風吹草動,她無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