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上天是公正無私的,它常常幫助那些善良正直的好人。
可是在曆史中,有許多壞蛋通過他們的陰謀詭計拍馬逢迎,他們卻能享有長久的榮華富貴。甚至,他們豐厚的財富、地位、榮譽,可以傳至好幾代。
而那些人善良正直忠誠的好人,他們從不走捷徑,他們也從不投機取巧,他們更不會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為非作歹的壞事,可是他們,在曆史上卻有許多這樣的好人,他們因此常常落得窮困潦倒,甚至是慘遭打擊迫害的下場。
如此說來,難道所謂的天道應該是自私自利,而不是善良正義?這隻是我對曆史人物命運的思考。
話說楚王下了一道密令,並派人快馬加鞭的交給了城父司馬奮揚。
密令為:“太子建叛變。司馬奮揚派兵速速將太子殺了!以絕後患。殺太子,受上賞!縱太子,當死!”
驚如晴天霹靂。當奮揚看到這份密令後,他大為震驚。之後,他萬分不解:為何如此溫和謙遜,待人接物都友善的太子會叛變呢?可是這裏並沒有他要叛變的跡象和消息啊!大王又為什麼要殺了太子?奮揚大惑不解。
太子建的確是一個善良的勤奮上進的謙謙君子。他每日都跟著伍奢學習聖王之道;他樸素節儉,不驕不躁;他關心百姓,體貼戰士;他和當地的那些基層官員也很隨和很容易親近……
他怎麼可能會叛變呢?可能在城父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那是真的。
“難道是太子做錯了什麼事嗎?還是有人要故意陷害於他?為何大王要下密令殺了他呢?難道是因為秦國公主的事情…?還是費無極?”
奮揚並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人,他也不是一個愚蠢頑固不化的臣子,對於楚國朝中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現象,對於楚王昏君無道的現實,奮揚是明白的。他咬了咬牙,當機立斷的趕緊派去了自己的心腹私報太子,教他:“大王下令要殺您,請速速逃離楚國,無遲片刻!”
“怎麼可能?怎能可能?父王怎能忍心殺了我?……”
當可憐的太子聽到那個私報的時候,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的。悲痛萬分,傷心欲絕,他淚流滿麵的不停的搖頭歎息。
可是,他又相信這些都是真的。早在伍奢被召回王宮之前就對他說過:“此次回王宮可能會是凶多吉少了!奸臣當道,君主昏庸,假如老臣不能回來,太子就需多多保重了!”
“逃離楚國?我又該去哪裏呢?老天為什麼對我如此的不公平啊!我又做錯了什麼事?為什麼要如此的懲罰我!”楚太子跪在地上悲痛的痛哭道。
堂堂一朝尊貴的太子,竟然要像一個喪家之犬一樣的逃亡,麵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哪能不讓他悲痛,哪能不叫他怨天怨地怨自己。
可是,如果真的要問老天為什麼要如此懲罰他,隻能怪他得罪了陰險小人,而並沒有去將他打倒了!
權力鬥爭本來就是生死存亡的戰鬥,對待小人也應該重拳出擊,狠狠的將其打倒了。要麼就拉攏他。
“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最壞的事情果真出現,太子您唯有逃離楚國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是伍奢臨行前對太子說過的話。
太子搖了搖頭,淚流滿麵的帶著他的妻子與他的兒子“勝”,連夜匆匆忙忙的逃出了楚國,去了宋國。
當奮揚的心腹告訴奮揚楚太子他們已逃走後,奮仰微笑著點了點頭。可是接著他歎息道:“有些人不應該死。有些人可以代他去死!”
接著,奮揚命士兵將自己捆綁起來,並讓他們將自己押往楚國王宮向楚王領罪受罰。
這就是昏君治下的國家,忠良之臣受罪,奸詐小人得福,可是,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一個國家總會有錚錚鐵骨的男子漢大丈夫勇敢站出來的,否則這個國家就將毀滅了。
天空烏雲密布,楚國王宮有重兵把守,一切是那麼的沉悶壓抑。
楚王握緊著雙手在宮殿中不停的來回走著,他口中還不停的惡罵道:“那該死的奮揚怎麼還沒有消息啊?這個狗東西辦事也太慢太可惡了!”
楚王此刻非常暴躁,可是在宮殿中的那兩位公公卻顯得平靜多了。兩位公公沒精打采的低著頭,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偶爾他們也會左右搖擺兩下,動作非常的協調。這可能是因為前些天他們磕頭磕暈了的原故吧!可憐的公公!
“嗯嗯……”楚王突然停了下來,他咽了兩下喉嚨。當兩位公公聽到楚王剛才的聲音後,他們猛然驚醒。接著他們趕緊一起跪在了地上又磕頭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其實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為何又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