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權奪利,是人之天性,古今中外皆有之。
同時,家族傳承的思想也是一個非常常見非常普遍的現象,這也是一種人性的天性。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爭權奪利、家族傳承都是非常普遍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製轉向封建製的大轉折點,在當時的社會,權力鬥爭是非常激烈的,在當時幾乎每個諸侯國都上演過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
人性都是相通的,在家族傳承的製度下,自然它們會上演著相同的王室族群的權利鬥爭——自然,吳國也不能例外!
吳國先王叫‘諸樊’,諸樊有三個兒子,後來,當諸樊死後,他的王位傳給了他的大兒子,可是沒過幾年,這個吳國大王就死了。可是,他留下的遺囑並沒有將他的王位傳給他的子姬光,他而是選擇將王位傳給了他的二弟季禮。可是季禮並不願稱王,所以他將王位傳給了老三夷昧。
可是夷昧是個短命鬼,他稱王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夷昧死後,季禮依然不願稱王,這樣的情況本來姬光就應該勉為其難的去做吳國的大王了,當然他也是非常願意的。
可是,世事難料,有些人偏偏不願意要那東西,可是命運偏偏要強塞給他,就它不要如此客氣都不行。但是有些人呢,非常希望得到那東西,可是命運偏偏不想將那東西交給他,就算你又哭又鬧巧取豪奪都不行。
姬光早已盼望做吳國大王多年了,這回按道理他也應該可以如願了,因為他是吳國王位唯一的傳承人了嘛——可是,他叔叔夷昧的兒子‘王僚’貪圖王位,一手遮天,竟然自立為王,拒不相讓。
因此,吳國王族之間的權力鬥爭就這樣上演了,當然,那是表麵風平浪靜,暗地裏波濤洶湧。
王僚自立為王,姬光心懷不滿,因此他心中暗懷誅殺王僚之意。可是,王僚手握重兵、一手遮天,朝中大多都是他的親信,而姬光非常的勢單力孤。
隻能強言歡笑,將憤怒隱藏在心中。可是在暗地裏,姬光也在拉攏人心,培養武士——與此同時,他還讓他的親信‘被離’尋訪民間英雄豪傑,領來輔佐自己!
時機、運氣、選擇,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三件東西,無論每個人的成功或失敗都與那三件東西息息相關,其它那些努力、才學、智商,甚至是人脈關係許多時候都是次要的東西!
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什麼偉人聖人,時勢造英雄,許多成功的人隻是僥幸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然後才英雄造時勢——被離發現了伍子胥,這時伍子胥終於來到了他人生的最重要的轉折點上!
第二天,有兩個黑衣人就帶著伍子胥來到了趨市的一座古老廟宇,他的內心也知道,他這一天見到那人之後,他的命運很快就會改變了。
古樹參天,微風徐徐,天空中的幾縷陽光灑在了廟宇叢林的薄霧中,古道兩旁還豎立了一些上古神獸的石像。
這條古道或許有上千年的曆史了,它記載過無數人的心路旅程,可是它卻沒有留下任何人的腳印……神獸石像依然冰冷無情。
快到廟宇時,伍子胥看見那名白袍老者靜靜的站在古道上等待伍子胥,接著當他看見伍子胥時,微笑道:“人生隻是一場漫步,選擇道路很重要,所看的風景因此會很不同。”
伍子胥點了點頭,接著,他抬頭看了一眼金色陽光穿透樹葉落在薄霧上的景象,他若有所思的說道:“我們應該如何去正確的選擇天下的強者,也很重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