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往事(二)(1 / 2)

“幹我們這行,能安享晚年不容易,”劉弈深有同感,“我也有過那麼四五回,差點就被人幹掉。現在還能坐在這裏喝酒,不缺胳膊少腿的,可算是運氣不錯。您類似的體驗就更多了吧?”

“是有不少。”伍迪將軍喝了一大口酒,欲言又止。讓沉默彌漫了片刻,他才呼出一口氣:“要說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六年前,在敘利亞。”

伍迪將軍的目光直射而來,其中飽含力量,但並不威嚴。他口中的時間和地名讓劉弈因酒精而微微發熱的頭腦冷靜了不少:“願聞其詳。”

“那一次的戰鬥,給我留下了這個,”老將軍指指自己一邊高一邊低的肩膀,“我幾乎已經看到死神把鐮刀伸向了我。至今我都不明白,那個時候,我為什麼能活下來。我曾在獨立宣言前起誓,而且我也不想愧對自己的良心,更不想對你們這些戰士撒謊,那次,我參加的行動談不上什麼正義……”

六年前,正是敘利亞內戰如火如荼的時刻,伍迪還是個上校。當時雙方的戰線膠著中部的拉卡省,情報部門在拉卡省南部的山區中找到了一條蘇聯入侵時期留下的小徑,於是裝備、彈藥、食品、藥品和材料便從這條密道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反對派武裝力量,支撐他們發起一場又一場戰役。

然而這種秘密供應沒有持續多久,就接連遭遇襲擊。起初美軍未能掌握襲擊者的身份,直到第三次遇襲,才終於查明是當地新成立的一支遊擊隊所為。那支遊擊隊的稱號與人數情報上均為“不詳”,唯一知道的,是遊擊隊員們裝備著高性能的動力甲,普通的護衛在他們麵前毫無還手之力。

這種背景下,伍迪上校所在的部隊出場了。

上校長期致力於研究如何充分發揮出動力甲的作用,除在阿富汗和墨西哥取得了顯赫的戰績,還著有《動力部隊的誕生》一書,無論經驗還是理論研究,在美軍中都無人能及。把他派來執行這一任務,對補給通道保障的重視可見一斑。

一係列的偵察與試探之後,上校的隊伍與遊擊隊正式交手了。以滿載碎石的老舊運輸車為誘餌,提前占據有利地形,趁遊擊隊大舉來襲時抓住機會予以打擊,上校製訂的計劃可謂天衣無縫。

當天戰鬥的進程在大部分時間裏都按照上校寫下的劇本進行。遊擊隊果然上當,誘餌車隊行進至預想的伏擊圈時,十來具俄係動力甲仿佛從天而降似的在兩側山頭冒了出來。大部分是老舊的MDS-84和MDA-82,也有一兩具較新的MDS-98。

上校當即指揮部隊出擊,短短的兩分鍾內便擊毀了遊擊隊半數動力甲。為了找出遊擊隊的老巢,他有意留下了一半活口。

遊擊隊很快退卻,伍迪上校親自帶了隊追擊。對方的動力甲性能本就遠遠不如己方,又已成驚弓之鳥,抓幾個俘虜再容易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那個令他永生難忘的敵人出現在3點鍾方向的一道山脊上。

那是具MDT-98“大高加索”,烏拉爾設計局設計、聖彼得堡152工廠生產的特種型號,北約代號“忍者”,隻有特種部隊裝備。遊擊隊手中會擁有,大概是蘇聯入侵遺留的,那麼它的設備想來已經落後。除了這具動力甲外,另外還有四五具MDS-84。剛看到這批敵人時,沒人把他們當一回事。遊擊隊的預備隊而已,對他們造不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