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
醜陋的少年始終拖著那輛四輪的小拖車。
車子上,躺著一個看不清麵目的少女……
夕陽西下。在這座曆史名城的老城根下,某處的角落裏,一個衣衫襤褸,形容醜陋的少年,他正佝僂著瘦弱的身體,肩上斜跨著一根細麻繩,費力地拖著一輛破爛的小拖車。
小拖車上,平躺著一個頭發淩亂的少女,她穿著一身幾乎已經分辨不出色彩的衣褲,長衣長褲的袖子全都高高地挽起,外露在空氣之中的四肢明顯地曲扭變形,不用說也知道,那是個失去了行動能力的殘疾人。
少年吃力地拖著車子,向著不遠處的老城門走去。
這個時間段,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車水馬龍的老城門前有片廣場,那裏猶如熱鬧的集市一般,到處人頭攢動。
少年在人行道的一處拐角落定,他將拖車上的女孩安頓好,然後從女孩的身子底下抽出了一塊白紙板,將紙板蓋在了女孩子的身上。
他很仔細地調整了下紙板的位置,恰好能將女孩外露的四肢避開。
紙板上用黑筆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頂端幾個大字很顯眼:好心人幫幫可憐的妹妹吧……
少年又從車底掏出一個很大的鐵皮盒子,他把蓋子打開,裏麵零星地放著幾張紙鈔,少年將鐵皮盒子丟在女孩子的腳邊,然後從那裏麵拿出了一塊粉筆頭,少年跪在車旁的人行道上,開始在地上寫寫畫畫起來。
少年字寫得很是漂亮,而且速度飛快,漸漸地,一篇文章出現在少年身前。
路人多有駐足觀看,更有好奇之人,隨著少年一筆一畫書寫出的字跡輕聲的念了起來,那文章題目依然是《好心人幫幫可憐的妹妹吧》:
“我妹年方十六,老家本在那秦嶺山林之中,父親多年前上山采藥不幸跌落山崖留下殘疾,母親為父治病操勞過度,三年前得了肺癆病無錢醫治病死了,留下了癱瘓在床的父親和幾個尚未成年的兒女。
不得矣,我妹隻好獨自挑起了這份家庭重擔,為父治病和養活三個年幼的弟妹,她從十三歲就跟隨著村裏的大人們開始上山采藥。
為了多掙點錢,有一次,她背著帶隊采藥的大人偷偷攀上了無人敢去的龍脊嶺內崖,隻因她聽老人們說那崖上多有上了年份的靈芝,很值錢,她想采一些回來換錢,結果一不小心,她失足跌下了懸崖,摔成了如今這幅模樣,她如今成了個腳不能動,口不能言的殘疾人。
我與她本非親兄妹,我自己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七歲起就沒了爹娘,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每天要靠乞討為生。
有一天,我在老縣城的大街上看到了妹妹,她爬在街邊乞討,就為了能不再給家中添累贅,她死活都不肯再回那個家,不肯再讓自己的弟弟妹妹為了她這個沒用的人受苦,不肯再浪費家中本就不多的糧食。
她求著村裏的大人們將自己年幼的弟妹們送了人,然後又央求村裏人將她扔到老縣城的大街上,她不肯再麻煩那些原本就夠窮的村裏人,就每天在大街上要飯吃。
我看到了實在有些不忍心,自己卻又沒能力幫得了她,隻好和她一塊兒跪在街邊乞討。我想替她多討點吃食,那樣她也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有一天,有個路過的好心人見到我們,給了我們一些錢,還給我們買了許多吃的,他問明白我們的情況之後,說他自己很想幫助我們籌點錢。他說妹妹的傷不算很重,若是有一大筆錢還是能夠治好的,但是我們那個老縣城太小了,有錢的好心人也太少了,他建議我們到省城去,說那裏的好心人多,即便就是每個人隻給上我們一毛兩毛的小錢,說不定時間一長也就能有足夠的錢,能給妹妹治病了,於是我們就跟著好心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