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許多人的一生都是平庸的,掉落在塵埃裏,卑微的隨風散去。
但每個人都是不甘平庸的。我們漸漸意識到擺脫平庸的路徑在於實現自己的‘超越性’。
獸性、人性、超越性……世間所有生命的成長之途。其中超越性也被稱之為“神性”。當然,即便意識到了又如何?真理一直都在那兒,不增不減。看得見它,並不意味著夠得著它,就像月亮,我們還在征服它的路上。將來能不能實現我不知道,但現在才僅僅邁出一小步,還差得遠呢!超越性,即“神性”,達成的最低要求便是自由與能力。單單自由,這一項便能令地球上的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能力麼?地球上的人類唯有智慧,其它皆不值一提。好在智慧的無窮性可以造就無限可能與奇跡,地球上的人類也一直引以為豪,由此自封為“神眷的種族”。
宇宙何其大?
“維”是一種度量。空間維度便是用來解釋宇宙之大的。
零維,沒有長寬高,單純的一個點。
一維,唯有長度。
二維,平麵世界,有長有寬。螞蟻便是典型的生活在二維空間的生物,它們的觸角隻能夠感知到前後左右。但它們感知的世界是二維的,那世界就真的是二維的嗎?
三維,長寬高,立體世界。與螞蟻生活在同一地方的人類,可以親身感覺到、看到的世界便是由長寬高構造的的立體空間。有意思的是,如果一個智力正常,先天卻隻有一隻眼睛,一隻耳朵的人,沒有雙眼效應,也沒有雙耳效應,他將會很難理解距離,他很可能認為這個世界是二維的。但人類感知的世界是幾維的,真的重要嗎?宇宙的維度一直都是客觀存在著的,不會因任何事情而發生改變。當然如果這個宇宙真的是由諸神或一神所創造的,那宇宙的維度也是由它(或者它們)所決定的,不幹地球人類的事,而且誕生了的便是客觀存在了的,就算是神(或者諸神)也不能隨意改變吧。
四維,時空,即時間與空間。三維的立體空間加上一條時間軸,便是一個全新的維度,沒有時鍾,我們地球人類無法準確感知到的一個維度。
五維,六維,七維,……弦理論目前預言空間維度總共有十一個,在加上超弦理論中的反物質等特殊空間,大概有二十六個,但我們地球人類僅探索到五個維度,而其它未知的維度則被稱為“超空間”。
回到最初的問題,宇宙何其大?我們可以換而言之,維度何其多?
宇宙間的維度究竟有多少?我們不清楚,或許會有清楚的,但絕對是外星人。
向軒是了解過空間維度學說的。
一般人很少去了解空間維度學說,或許求知欲不強,或許認為深奧難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這與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並不搭架。思考科學家、哲學家等專家學者們去幹的事情,他們不能搶了別人、家的飯碗,更何況在理論誕生之前,所有人該活著的活著,死去的還得埋了。宇宙多大?維度幾何?關他們什麼事?好好賺錢養家,享受生活才是王道。
向軒也是一般人,在地球的他也會有物質的需求引發的煩惱。但他還是很少去了解空間維度學說的人中的之一。其實也並不奇怪,向軒的大學專業是黨史研究,但這並不妨礙他在課餘時間去旁聽別的課程,哲學課便是他經常去蹭的,哲學的是對世界觀的係統歸納,單純的哲學理論是十分枯燥的,可它在生活的應用卻是十分地引人入勝,生活的方方麵麵皆有哲學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