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拉隨手在身邊的操縱台上按了幾下,實驗室的大屏幕上頓時出現了一架形狀有些類似於我前世美國的一款經典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的飛行器。旁邊的小屏幕上則貼滿了許多看起來異常複雜的圖紙,還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注釋。
“輔助掛載係統是這一批新式機體的精華所在。”維拉指著屏幕解釋著:“這個靈感是來源於地球聯合軍方麵的那部STRIKE。根據不同戰況選擇最為適用的裝備,的確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構想,可是這是地球聯合的研究部門為了解決機體本身的局限性所采用的妥協方式,我們PLANT生產的機體擁有絕對強大的性能,無論是在太空,地麵,還是水底都能夠完全發揮威力,所以不需要那種初代產品,完美所專注的是威力和機動性的增強。比如說另外幾架新式機體所配備的流星係統,就能夠同時對93個目標鎖定和發動攻擊,盡管在威力方麵有些欠缺,可是在一瞬間所爆發的火力強度就連一般的戰艦都無法比擬。”
“那麼,KNIGHT的獨角獸係統應該也可以做到了?”我有些驚訝的問道。乖乖,同時對93個目標進行攻擊啊,先別說那麼多武器裝在一部機體上是怎樣來協調的,同時鎖定這麼大數量的目標,需要的火控係統可不是一般的強悍啊,絕對是無數程序工作人員花費了大量心血的成果,別看基拉能在幾分鍾內編寫完成一套簡易的OS操作係統,可是讓他來編寫這套火控係統的話估計一年都難以完成,火控係統需要的各種參數必須經過反複運算和驗證,這可是件絕對不能取巧的工作。
“當然,而且功能更加強大。獨角獸係統與流星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一套單純的輔助係統,流星的特點就是可以被當作移動炮台來使用,可是一旦進入激烈的戰場成了影響機動和靈活性的包袱。獨角獸則不同,它的內部有專門安裝的動力係統,能量來源是KNIGHT本身的核能,每當和本體組裝之後就會自動開始充電,即使離開本體也能夠保持半小時的動力。當掛載了獨角獸係統的時候,KNIGHT的速度是極為驚人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達到一般機體的三倍速度。當然,有利自然就有弊,高速帶來的後果就是靈活性的喪失,我個人建議,ATTACK所能達到的1.5倍速度就是人類的極限了,就算是一般調整者也很難承受這樣的速度,雷歐納德你的技術很棒,保持這樣的速度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最難得的是,獨角獸係統的內部還特別裝有一組小型的戰鬥芯片,能夠判斷一些簡單戰況,駕駛員也可以通過它來進行一些有限的指揮。這個設計有些類似於另一部新式機體――JUTICE的自控式飛行器的設計理念。”
維拉一邊說著,一邊不停的為我們翻動著屏幕上的圖紙和文字,可是我隻能看懂很少一部分,議長兩人更是睜眼瞎子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