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溫侯呂布(2 / 3)

“確實如此!”呂布輕聲一歎,濃眉緊緊鎖成一團,“此事你們也應該是知道的。我軍新投董卓,雖然很受器重,卻終究還不是他的心腹,所以昨日殿堂之上,當董卓宣布廢少帝為弘農王,轉而立靈帝少子陳留王為帝之時,我也是與其他人一樣的驚訝不已……哎!說來奇怪,當時心頭雖然驚訝萬分,卻轉而升起一種荒謬的感覺……”

張遼聽了呂布的解釋後,同樣眉頭緊鎖,“末將也摸不準董卓之意,他竟然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隻是他如此行事,終究會有覆亡之日。倒是溫侯事先要做好準備,以免脫身不得……”

“好膽!”呂布惱怒地一聲斷喝,渾身散發出淩厲的氣勢,其中隱藏著難言的殺機,頓時打斷張遼的發言。

張遼何等精明,自是知道呂布心性,知道呂布的隻是一時焦躁,同是又因為自己先前與他意見相左,在是否投靠董卓之事上爭辯過一次,所以惹地呂布心懷疑惑,以為自己不再忠心於他;隻是現在如果自己稍微有一言不慎,說不得會引來呂布真正的殺機。“將軍當知道末將所說之意,董卓雖然現在權勢滔天,但廢立帝王之事,卻非他所能掌控,畢竟大漢朝的正統終究還是高祖子孫,姓劉者才能居之……隻怕董卓不能有所善果……”

呂布聞言沉默不語,靜靜地站立原地思索良久,方才緩緩出身詢問道,“高順你呢?是否也認同文遠之意……”

高順朝呂布行禮後淡淡地答道,“末將隻是一介武夫,僅知道將軍之命。不過私底下也以為文遠將軍之意,確實實情……”

呂布聽到高順前半句話後,先是神情稍緩,待到高順書出後半句後,臉色不由地倏變,沉聲道,“你們究竟想說什麼?”

“末將之言,隻是僅供將軍參考而已。”張遼拱手道,“至於將軍無論作何決定,末將依舊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照辦!”

呂布心思電轉,刹那間升起千萬個念頭,然後頹廢地揮了揮右臂,澀聲道,“我怎麼會不知道你們的意思,隻是我們原先的路就走錯了,現在惟有繼續在錯路上一行到底了,哎……”

呂布望向手下兩名心腹愛將,苦笑一聲道,“當日卻是誰也沒有料到,原來先前跟隨董卓進城人馬隻有區區三千,隻是他每夜將手下將士著便服送出城後,次日又重新開進城中,一連數日,竟然讓我們以為他至少有數萬人馬,而後讓他吞並了何進何苗等人身死後遺留下來的兵卒之後,我們再後悔也是已經來不及了……你們是否有在心中暗子怪罪我殺丁原而投靠董卓之事?”

張遼高順兩人默然不語。當日滿朝文武,居然全部被董卓以此計所欺騙,從而讓董卓有充足的時間收並何進兄弟殘留部曲。而後才引出呂布殺執金吾丁原,率領部下投靠董卓之事。

“我等怎麼敢怪罪將軍!”高順道,“以當日情況,即使將軍不殺丁刺史。董卓也會尋找借口將丁刺史殺害,進而奪取我們兵權。而我們都隻是一介武夫,隻會聽從軍令行事……而如果任由董卓殺害丁刺史後,說不得連我們也會為之所害!”

呂布眼內閃過一絲黯然之色,而後嘴角牽動一聲冷笑道,“我也隻是為了手下兄弟們的性命著想呀!幸虧你們還知道我的心意……可惜朝廷中那老班家夥怎會同你們一樣的心思呢?他們隻會在心底裏痛罵我們是助紂為虐的幫凶,隻會將我們視為董卓一黨而已!”

“況且先前董卓到來之際,那些老家夥就已經對我們起了疑心,畢竟董卓是名義上的並州牧,而我們都是並州子弟,恐怕那時候他們就已經把我們歸於董卓部下了!哼……”呂布悶哼一聲道,“反正無論如何,我們與董卓是一夥叛逆的名號,是已經被定下來了!我們現在與董卓是一榮俱榮,一亡全亡的唇齒相依關係。”

高順張遼兩人互相望了對方一眼,同時覺察到對方眼中的無奈。

事實卻是如此,此時世族門閥觀念已經逐漸形成。所謂士人之中,數個實力強大的家族,往往會把持朝廷重職,最典型的莫過於自我標榜“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其門生號稱遍布天下,實力絕對強盛無比。即使以董卓的蠻橫,在廢立少帝之事上,原先也是找到袁家年輕一代之代表袁紹,本是想通過袁紹拉攏袁紹的叔父太傅袁隗。不想袁紹初生牛犢不怕虎,居然大模大樣地拔出隨身腰刀,橫刀長揖而去。

而董卓不顧一切地廢黜少帝之後,無疑已經與士人集團變成勢同水火之局麵。呂布所部,既是並州兵馬,又曾殺害丁原後投靠董卓,自然也是毫無懸念地站在了與士人集團相互對立的一方。

呂布思索片刻,沉吟道,“現在京城因為董卓廢立皇帝之事,情勢業已變地萬分複雜。你們切記一定要約束好帳下人手,免地出了什麼事情,徒自落人以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