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重遇李儒(上)(1 / 3)

呂布踏前一步,朝夜羽伸出右手,雙目透出期盼眼神道,“翔實此番務必助我一臂之力。”

他的語氣充滿一股發自內心的誠摯,顯然是對夜羽極其看重的緣故。

夜羽眉頭輕輕一皺,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呂布。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董卓的存在與滅亡,都是加速漢朝皇室威望急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董卓廢少帝而立獻帝,象征著東漢自光武帝劉秀中興後,就一直沒有得到根治的地方豪強勢力的特權達到了一個頂峰。

東漢是一個從建立伊始,地方豪強特權勢力就影響巨大,甚至足以左右全國形勢的朝代。這個鮮明的特點,在中國曆朝曆代也算一個異數。

以劉秀的之能,都無法壓製地方豪強的特權,不得不與之妥協,其後續者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一情況到了東漢末年更甚,在經過了張角領導的太平道黃巾大起義的強力後,朝廷對於地方豪強更是完全失去了控製力。

董卓的蠻橫與皇室的無能,形成鮮明對比。

而即使董卓滅亡後,其黨羽李傕和郭汜複又卷頭重來,殺入長安,直視漢朝皇帝為無物,更是讓漢朝天子的最後一絲尊嚴都蕩然無存。

漢室由此號令不能出朝廷,天下陷入群雄爭霸的混亂局麵。這才有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大步邁向其霸業之路。

但眼下夜羽心中猶豫的原因在於,呂布還有那些準備反抗董卓的朝廷百官,都已經準備妥當了沒有?

任何一件事,小至出門遠行,大至國家政變,若是在並沒有準備地萬無一失的情況之下,倉促行動,勢必會遭引嚴重的後果。

如果說出門遠行忘記帶足幹糧的話,還可以返回家中重新準備,但這個冒失鬼也許已經餓了半天肚子。

而國家政變這等大事,牽扯的卻是數不勝數的性命:一旦準備的不夠充分,突然泄露出去或者雖然發動但同樣失敗的話,那可都是人頭滾滾落地的天大悲劇。

“翔實可有顧慮之心?”呂布沉聲詢問道,心中暗忖此事確實重大,難怪夜羽並沒有直接回答自己。

夜羽眉毛一揚,出乎呂布所料地不答反問道,“不知溫侯準備地如何了?”

呂布聞言心中一喜,當下就將長安城內的情況詳細告訴夜羽,說到董卓一心躲在郿塢,事事依仗自己和李儒兩人的時候,傲然道,“董賊此是自斷生路。”

夜羽心中一歎,他從呂布口中聽到稱呼董卓之時基本上都是以董賊代替,顯然是對董卓積恨難消,因此才會如此心急密謀董卓。但正是因為這樣,就難免無法做到瞻前顧後地統籌大局。“如此,溫侯決定和朝中哪位重臣聯手,對付董卓?”

呂布緩緩搖頭。

雖然朝中百官對董卓都極為怨恨,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無人敢出麵拉攏眾人,密謀董卓。

既能在朝中為官,誰人不是曆經宦海浮沉,諳熟為官之道,誰都知道搶打出頭鳥的道理,不會輕易的拿自己仕途與性命做賭注。

而呂布更是心存忌諱,也不敢做那第一位跳出來反抗董卓的人。

“以溫侯手中之力,若是單獨對抗董卓,有幾分勝算?”夜羽詢問道。

呂布再次搖頭。“毫無勝算。郿塢壘高溝深,易守難攻,董卓就是怕自己真的走到天怒人怨的地步,才這樣為之深打細算。所以隻要董賊一日躲在郿塢不出來,便能夠逍遙在世一天。”

夜羽笑道,“他不出來,自然可以讓人引他出來。”

呂布雙眼一亮,道,“看翔實的模樣,似乎早有人選?”

夜羽心中苦笑一聲,自己終於還是在按照曆史已經發生的劇本,開始插足著名的連環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