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翻牆君子(1 / 3)

夜羽的眼光隻在張飛臉上打轉,看地張飛心中發毛。

從張飛渾身流露出的勇猛無匹氣勢,以及剛才插手自己和拓拔野爭鬥時的強橫實力,拓拔野臨走前所指明的那句“涿縣張飛”,還有張飛的自我介紹,夜羽可以確定,這個張飛,的確就是無數,戲曲,影視裏所描繪成長著一張黑炭般的臉龐而又鹵莽無比的那名絕世猛將。

有時候,傳說和現實的差距,就是如此的巨大。

《呂氏春秋》中穿井得人的故事,就可以十分形象而具體地說明了這點。

夜羽心中一動,沉聲詢問道,“對了,張三哥在北地邊境遊曆多時,可知道草原武聖檀玄明的三個徒弟是何人嗎?”

張飛神色微微一變,不能置信道,“你該不會和他們結下過節吧?”接著露出尋思神色,緩緩道,“我有次在草原曆練身手時,倒從一名身手十分硬朗的對手口中知道與檀玄明三徒弟有關的一個秘密。”

夜羽渾身一震,道,“究竟是什麼秘密?嘿!”

“那人說,檀玄明的大弟子和三弟子一樣,都是鮮卑人,但他的二弟子,卻偏偏是位中原人!”張飛沉吟道,“不過那人所知也盡於此,至於檀玄明二弟子的真實身份,那人也並不知曉。”

“檀玄明的二弟子竟是中原人?”

張飛的話,頓時讓夜羽心中仿佛掀起驚濤駭浪般的無比震驚。

其時華夷觀念深入人心,遠沒有後世那樣淡泊。

而後世華夷觀念逐漸削弱,是因為幾次劇烈的民族融合所造成的。

以檀玄明的眼光,自然知道一位鮮卑人想要入主中原的困難程度;但若是他扶植起一位本身就是漢人血統的中原統治者,自然會容易許多。

檀玄明早就想經營中原,所以才會收取一名中原人作為自己的弟子嗎?

如果這真是檀玄明的計劃,其人心計,確實超乎想象。

不過卻仍舊無法知道檀玄明的這名漢人弟子究竟是何人,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兩人越談越歡,初次見麵卻是一見如故,隻覺得對方性情大合自己心意。

張飛說起自己是奉主公劉備的命令,前來雒陽一探究竟,誰知雒陽竟然發出如此變故,不但成為一座無主之城,城內異族人還招惹是非。

他剛才仆一進大廳,就見夜羽和拓拔野交手,眼見夜羽處於下風,這才貿然出手相助夜羽。

若是劉豹的匈奴人與拓拔野的鮮卑人相爭,無論拚地怎麼個你死我活法,他也絕對不會出手。

夜羽心中感激,直道張三哥在雒陽期間不防多來英雄樓,自己肯定會盛情款待。

張飛疑惑夜羽為何總是稱呼自己張三哥,夜羽麵對詢問尷尬一笑,直說自己是道聽途說而已,同時心頭狠狠地痛罵了自己一番。

為何有些十分常見的習慣性錯誤,總是無法更改?

桃圓結義隻是民間故事和家之言,但在他心中卻寧願相信那是真實發生過的曆史。

那千古流傳的情義,早仿佛如血融於水一般,在他以及眾多和他有著相同心意的人們心中,深深潛伏,仿佛烙印一般,永遠無法消去。

在這個缺乏感動的紛爭亂世之中,還有什麼是比這樣的情義更讓人心潮澎湃的?

直到張飛起身告退,夜羽依然無法從激蕩的心情中平複下來。

桃圓結義劉關張,無論那是否真實,夜羽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忘記那三位主角的英雄蓋世。

隻是自己已經決定協助曹操,大步推進一統中原的進程,卻不知道會和這“三兄弟”發生怎樣的糾葛?

張飛豪氣衝天的背影仍然影射在精光四射雙眸中,夜羽的心頭卻已經被一片苦澀全麵侵占。

如果將來真的會沙場對陣,不知道張飛的心情,是否和現在的自己一樣的難堪?

原本可以成為莫逆之交的好友,但因為些許的陰錯陽差,卻將變成刀斧相交的敵人。

造化之奇功,命運之安排,就是這麼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