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勸降事宜(下)(2 / 3)

劉辟龔都兩人率領的黃巾軍有著一個與其他各地的黃巾軍完全不同,而十分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十分擅長打地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遊擊戰”。

一旦手下探子查探到汝南境內某處縣城出現兵力空虛的情況,兩人便會率領麾下士兵立即攻擊那處縣城;然後又在曹操所派遣的大股圍剿部隊到來之前,十分警覺地撤離所占的地方。

遇到這樣的對手,讓奉曹操命令鎮守汝南的曹仁十分惱火。

後來劉辟龔都兩人舉部投靠離開袁紹南下的劉備,但也正因為如此,失去了原先率領黃巾軍與曹操軍做戰時的靈活性,在迎戰曹操征討劉備的戰事中同時陣亡。

另外幾人與劉辟同時起身的黃巾軍渠帥紛紛應聲附和,表現出與劉辟共同進退的氣概。

張寶伸手製止眾人的騷動,淡淡道,“諸位!我想詢問一下,我們是為何而起兵反抗朝廷的?”

“因為朝廷不讓我們活了!”劉辟身旁那位一臉橫肉的渠帥舉臂大聲呼喊道,“我們的土地已經被他們全部搶走,地方的貪汙吏們仍舊向我們征收苛稅,他們就是要把我們都逼到了絕路才高興。所以我們為了活命,倒不如拚命地好。”

眾人紛紛齊聲道“正是如此……”,“就是,就是……”,“對啊!龔都說的有理!”

張寶點頭道,“想必大家基本上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被逼無奈,才會聚集在我太平道中,起兵反抗朝廷?不過,如果各地方並無貪官汙吏,那些豪強也不敢侵占我們的土地,那麼,你們還會反嗎?”

眾人聞言寂靜一片,無人回答張寶的詢問。

張寶接著道,“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們自然情願整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好好地娶親生子,是也不是?”

良久之後,方才有人輕聲應道,“賢師說的沒錯。”

張寶沉聲道,“我們都希望能夠安穩地過日子,所以才會起來造反。但如果天下太平了,我們自然不願意再過這樣刀尖上的生活。我之所以答應會向曹操大人投誠,正是因為他向我應允可以給我們一個安定生活的環境。”

張寶說完後伸手虛引,曹操朝他輕點了一下頭,踏前一步,麵對眾人行禮後,朗聲道,“曹某知道諸位都是迫於無奈,才會鋌而走險。正如剛才大賢良師所言,如果天下太平,政府清明,各方官員都能夠為民做主,想來所有人都隻願意安居樂業地安穩過完這輩子,絕對不會生出什麼造反的念頭。”

“諸位之所以興兵,正是因為各地官員將你們逼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

“我曹操得大賢良師的信任,他願意將諸位的將來托付給我,讓我深感榮幸。我自己的出身,也是被士族視為庶族的普通士人家庭,先祖父和父親自小對我要求雖然十分嚴格,但對我在外遊蕩的事情卻不國文,因此我也接觸到了三教九流的生活,深知每人為了吃一口飯的不容易。”

“先祖父和父親常教導我日後若是當了官,一定要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天下百姓,萬萬不能仗勢欺人,霸占百姓的半點東西。而我自進入仕途後,也一直是以兩位老人家的告戒我的話為標準,一絲不苟的履行自己的職責,絲毫不敢有半點怠慢心思。”

“我知道諸位對我有偏見,因為我一直率領官兵與你們交戰,而且因我而死的黃巾軍將士也不在少數。我今天在這裏向你們表示道歉,同時也很想告訴你們一句我已經藏在心中很久的話。”

“說出來也許你們不會相信,我想說的話是,其實我的目的和你們前大賢良師張角教主,其實是一致的。”

曹操話音剛落,果然立即有數位黃巾軍渠帥怒聲叫道,“你憑什麼和我們大賢良師相比,他老人家持九節杖行走江湖,救助無數性命,你可有這本事;而且我教眾至少有數百萬,都是自願跟隨他老人家推翻蒼天,建立黃天,你敢嗎?”

曹操微微一笑,道,“我隻是說我和大賢良師的目的相同,但手段卻不盡相同。大賢良師是以武力的手段,奪取政權,然後給天下百姓一個太平世界;而我則是通過仕途,一步步加強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然後再以手段整治朝廷,同樣能夠給天下百姓一個太平世界。”

“用武力政權的,必定會遭遇到天下士族和豪強的強烈反抗,因此就會發生戰爭,而戰爭就要犧牲太多人的性命;而如果是通過從朝廷內部重新整治天下,則是另外一種方式的戰鬥,這裏沒有慘烈的戰爭,隻有各方人氏暗中的權利鬥爭,牽扯到的也是朝廷內部的矛盾,因此而喪命的人,也都是一些士族和豪強內部的人,而並沒有對天下百姓的安危,造成太大的危險。”

“你們流血拚命爭取的目標,也正是我曹操一生努力要實現的目標。我們隻是通過不過的途徑,要實現的卻是相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