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就任護法(1 / 3)

雙方一共經過了長達三日的協商,才定下了最後的決議。

如夜羽所建議,先在一份《停戰協議》簽字,以約束雙方部隊,不再出現軍事衝突。

然後又密密碼碼地列舉了多款細節方麵的內容,全部與黃巾軍向曹操投降後,繼續成為兗州居民的待遇,以及曹操如何利用黃巾軍現成的人手,壯大己方實力的問題等等。

最後曹操和張寶各自簽字後,夜羽卻做了擔保人。

所有條件談妥之後,曹操即刻返回壽張。

曹操離開壽張,至東阿與張寶談判的時候,身邊隻有夜羽跟隨。

但等他離開東阿,返回壽張時,身後卻是帶著數萬精裝黃巾軍士兵。這是曹操從黃巾軍中獲得地第一份大禮,借以日後在兗州境內推行屯田製時壓製反對力量。

夏侯惇等人見曹操不僅安全歸來,而且所獲異常豐厚,歡喜之色洋溢於表;不過眾人見夜羽並未隨曹操歸來,心中大訝。

曹操遂向眾人解釋說夜羽負責代表自己,還須在黃巾軍中處理另外一些事情,因此才會在遲些日子才能回來與眾人聚首。

眾人對曹操如此看重夜羽絲毫沒有感覺到半點意外。

夜羽和曹操是名義上的結義兄弟,單憑這層關係,原本就足以讓夜羽的身份在曹操麾下眾謀士武將之中顯地十分特殊。

但更特殊的則是,夜羽雖然一直沒有流露出要為曹操效力的意圖,但仍然一心一意地為曹操出謀劃策,不遺餘力地跟隨曹操經曆諸多事件。

從曹操逃離雒陽開始,到陳留招兵買馬,然後聽說曹操貿然追擊董卓時從雒陽趕來護衛,再到眼下跟隨曹操解決兗州境內黃巾軍。

而按照夜羽自己的說法,是因為他的性格和身份使然,讓他無法向其他人一樣長時間留在曹操帳下為之效命。比方說上次他就中途離開了曹操,與張魯一道入蜀的事件。當然,他之所以會入蜀,其實也是為了曹操日後的霸業鋪路。

眾人聽曹操說起夜羽那位在黃巾軍中的就是昔年赫赫有名的地公將軍張寶時,都忍不住暗忖夜羽果然不僅能力非凡,而且行事毫無顧忌,居然能夠與這等“凶名昭著”的逆黨元凶都能夠套上交情。

不過此次能夠如此順利地,而且結果是遠超出眾人事先預想地消除黃巾軍的威脅,與夜羽和張寶的相識,卻有著莫大的關係。

若非兩人相識,眾人如何會想要最後居然能夠將兗州境內這百萬黃巾軍悉數收為己用呢?

東阿城西三十裏。

兩日前仍舊是空曠無物的山穀中,一座高達兩丈的祭台,巍然而立。

自曹操返回壽張後,張寶就命令周倉率領數百教眾,在此地搭建祭台。

祭台底座髖寬三丈六尺五寸,成正方形,按周天之數;上方台麵寬長各九尺,四周各立長竿,長竿頂黃幡飄揚。一張長案擺放台麵正中央,上置符咒,法劍,法尺,法印,手爐等一應科儀中所需的事物齊全。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長案中央一木架上的九節杖。

這根九節杖長五尺五寸,遍體碧綠晶瑩,光彩奪目,任誰都知道絕非凡物。

正是太平道教主張角當年傳道時所持之物。

九節杖,傳說中仙人所持手杖。同時亦稱策杖,而在中土道教中,乃是十分重要的科儀道具。

“擇名山福地,淨域靈墟,用吉日取向南淨竹一枝,長五尺五寸,通有九節者,奉安淨所,選甲午,丙午,丁卯或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將竹第一節左微曲一曲,右微曲一曲,於第三節下四麵開四竅,納以四嶽內名,於頂中開一亢,安中嶽內名。又實以靈書中篇,各以蠟封固,或專意佩持修用者,則用五帝符入杖中。又以黃紋之繒作袋用,長短小大僅可容杖。”(。摘自《上清靈寶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