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推行屯田(上)(3 / 3)

數日後,在張寶動身返回終南山的次日,夜羽亦告別張思玉,趕回壽張。

此時曹操已經帶領麾下大部分謀士將領返回濮陽,隻留於禁在壽張等候夜羽的消息。

兩人會麵後,於禁向夜羽轉告了曹操的留下的叮囑,要夜羽一旦返回壽張後,即刻和於禁一起動身趕赴濮陽。

當下兩人立即一道趕至濮陽。

濮陽城外那觸目驚心的數十萬黃巾軍擺下的聯營,業已經完全不見了蹤影。

按照曹操和張寶定下的所謂《停戰協議》,濮陽和東阿兩處戰爭最前線的雙方士兵,都將退後數十裏,停止了一切的挑釁行為。

當夜羽於禁兩人趕至濮陽時,從各地趕來的兗州個郡縣的官員正齊聚一堂,在為曹操將要推行的屯田製而爭論不休。

以荀彧為首的,原來在東郡時就已經跟隨曹操帳下的所有謀士將領,都對曹操的政策抱以支持態度。

荀彧本人雖然也出身士族,但以他卓越的才識和的遠大的目光,自然知道推行屯田製所能夠帶來的益處。

至少,從能夠讓百萬黃巾軍完全投靠曹操,定居於兗州這件事情來說,就已經是莫大的成果。

兗州境內的黃巾軍若不再做亂,能夠取得相對穩定的環境,那麼對恢複生產和其他一切經濟建設等,都大有好處。

因若一直是戰亂紛紛,那麼人心思變,難以安心,人人為了躲避戰火而四處逃亡,對生產力的破壞可想而知。

但正如夜羽張寶和曹操事先交談時提到的一樣,一部分兗州士族和豪強,強烈反對曹操推行屯田製。

他們正是在兗州境內幾家最大的士族和豪強,同時也是在桓靈兩帝年間從兼並土地中取得最大利益的幾家。

這些人以曹操都不禁止自己等人兼並普通百姓的土地,同時亦沒有規定沒收他們兼並所得的土地,轉而重新劃分給百姓為借口,百般阻撓屯田製的推行。

從這些人聯合起來的實力來看,十分可觀,確實足以對曹操形成一定的威脅性。

尤其是,這些人是以陳留太守張邈為首,向曹操提出了自己的抗議。

張邈是大名鼎鼎的黨人,名列“八廚”之一,同時也是曹操袁紹年少時一道任俠四方的玩伴,與曹操的關係一向十分親密。

當年曹操移檄天下,起兵反抗董卓,張邈見曹操兵甚少,怕他在聯軍各位諸侯前大失麵子,就分自己軍給曹操;後來在曹操出兵追擊董卓的時候,也遣兵助曹操一臂之力。

也正是如此,曹操一向對張邈十分感激。以至於袁紹因為張邈正言責備自己而大為不滿,示意曹操殺害張邈時,曹操立即駁回袁紹的暗示。

但眼下這個時候,即使是曾經的好夥伴,也因為政見不同,而出現縫隙。

夜羽從曹操口中得知兗州部分士族和豪強一張邈為首,反對推行屯田之事,暗歎人生無常,造化弄人,莫過於此。

自己一回到曹操身旁,就要卷入這些爭權奪利的鬥爭之中,實在讓人好生無奈。

“大哥有文若等人的大力支持,以及百萬百姓做為強大後盾,還怕他們什麼?”

是啊!

屯田並非為個人利益,而是兗州的長治久安,百姓的安居樂業。

任何人和團夥,都不會輕易放棄已經得手的利益。

好比一塊落入口中的肥肉,誰又願意再吐出來與他人分享呢?

此時,最有用,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強製壓下所有反對的力量,硬生生地將他們不應得的利益,統統搶到自己手中。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意願,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