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羽心頭卻想起甘寧不再遊俠天下之後,居然會轉而通讀百家諸子的文章,實在有異於普通遊俠。
事實上,甘寧自投靠孫吳後,向孫權當麵提出的先奪取荊州,再圖謀巴蜀的策略,亦非尋常謀士所能夠想到。
赤壁之戰後,周瑜在北方已經完全被曹操掌控的情況之下,向孫權的建議亦是如此。
先圖荊州,再謀巴蜀。
可謂東吳內部眾多有心者的共同心聲。
亦是因為如此,東吳君臣才會不顧一切地背叛吳蜀聯盟,從背後下手,襲擊率領大部荊州軍隊北伐的關羽而導致兵力空虛的荊州,最終擒獲關羽父子。
周泰望向甘寧,猶豫道,“甘兄如果無法追回這批戰船,黃祖定會對你不肯善罷甘休,我們怎麼能夠眼睜睜地看著甘兄被黃祖侮辱呢?”
甘寧淡淡一笑道,“便拚著被黃祖責罵幾句又有何妨,甘某亦不能妨礙兩位日後大好功業。”接著搖頭道,“其實我此番追來,並非是奉命行事,隻不過是路過蘄春時聽到黃遠水軍物資被搶的消息,心中好奇之下,才孤身趕來,向見識一下究竟是什麼人如此膽大而已。”
周泰蔣欽兩人露出感激神色。
甘寧此言等於是向他們表明了自己不準備插手此事的態度,而且毫無顧忌地向他們說明自己不過是一人而已,顯然是對他們十分信任的原因。
而且甘寧說此話時神態自若,絲毫不虞周泰蔣欽兩人知道他的虛實後,對他下手,其豪氣讓人折服。
夜羽一旁觀望,隻見甘寧笑意中卻有落寞之意,心中一動,暗忖甘寧如此率性而為,是否因為對黃祖的不滿心情在作祟?
甘寧原本遊俠巴蜀境內,縱橫揚子江中,以西川錦作帆幔,時人皆稱為錦帆賊。甘寧腰懸銅鈴,人聽其走動間鈴聲響起,盡皆躲避而走。後來甘寧投靠劉表,劉表並沒有重用甘寧,而是將之歸黃祖帳下,但黃祖也以甘寧出身原因一向並不重用,甚至經常以甘寧當年行走江湖時的的名號譏諷他。
時日一久,甘寧心頭難免對黃祖生出怨恨之心。
這也是甘寧日後投向吳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甘寧點頭笑道,“遲則生變!兩位越早投靠孫策越好!祝兩位早日成就功名。”
周泰蔣欽兩人向甘寧和夜羽行禮道謝之後,率領手下匆匆而去。
甘寧和夜羽並肩立於帆船船首,眼望周泰蔣欽率領手下浩浩蕩蕩地朝下遊而去,禁不住感慨一歎。
夜羽自然而然地詢問道,“甘兄是在為無法離開黃祖而苦惱嗎?”
甘寧渾身一震,雙眼神光暴射,臉上露出無法置信的神色,豁然轉身凝望夜羽雙眼。良久之後才出聲道,“夜兄是否胡亂猜測的?”
夜羽不答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甘寧沉默不語。
此時帆船重新開始前行,不過驚魂不定的眾人都隻知道躲在船艙之中。
甘寧轉頭望了船艙內眾人一眼,回身眺望江麵,苦澀一笑,道,“當年隨我一同闖蕩江湖的兄弟,都被黃祖扣押在江夏,我怎麼能夠獨自脫身呢?那樣豈非等於害了他們?”
夜羽恍然,原來如此。
以甘寧的本事,若想離開黃祖,自然是輕而易舉之事。
但甘寧確實是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人物,此事若牽扯到與之同甘共苦的江湖兄弟的話,他隻怕不願意做出威脅道他們安危的舉動。
史載,黃祖麾下都督蘇飛助他脫困後,孫權軍進攻江夏,大敗黃祖。甘寧聽說蘇飛被俘將要被殺的消息後,立即至孫權處請命,願以自己性命換取蘇飛一命。孫權大為感動之下,讓人將蘇飛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