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周二,上午;加利福尼亞,賽普拉斯高中)
“接下來有請Mingshan和Mu同學演示關於鬆尾芭蕉俳句的分析。”
許明山聽到老師維吉爾先生的話,從座位上站起身,和杜沐對視一眼,稍稍整理一下領帶,然後信步走上講台。他正在上的是世界文學課,目前正好講到日本的“緋句”這一文學體裁。
不得不說,利用靈魂分身的強大學習能力,他輕鬆地在短短數周內掌握了八門外語,就算是用日語進行分析也不是什麼難事——更重要的是,緋句和英語的兼容性不太好,“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翻譯成“Old pond / Frogs jumped in / Sound of water”簡直毫無美感可言。
還不如漢語的“寂靜古池塘,蛙躍碧水輕波漾,乍聞幽韻響”呢,或者變換成類似五言唐詩的“古灘蛙躍入,止水起清音”也比英文版的好多了。
許明山在心中暗自腹誹一番,隨後端正態度,擺出一副相對較嚴肅的表情。這是“緋句”專題的小組作業,而他和杜沐正巧抽到鬆尾芭蕉的緋句作為主題。
“在鑒賞這首緋句的時候,應當從象征主義的角度進行考慮。作者創作的時候正值春季,青蛙象征著那一抹明媚的春光,而古池塘則是超越季節的永恒時間。”
“讓我們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幽寂的寺院裏,春風吹拂水麵,古老的池塘卻依舊寂靜如常。或許是被壓抑得難受,青蛙噗通一聲跳入池裏,打破了看似永恒的寂靜。”
“但是青蛙跳水的聲音隻是短暫的,叮咚一聲過後,寺院又陷入了永恒的沉靜。青蛙本身象征的永恒與跳水那刻的轉瞬即逝,在寂靜與喧鬧、永恒與刹那的變化和對立間,給人以細微而隱約的心動,在禪寂空境中展現生命的空幻與崇高。”
許明山說到這裏停了下來,示意身邊的杜沐接著講下去。
“解讀這種文學體裁,不得不提到日本人的審美意識。首先說物哀,這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文學審美理念之一,主要通過寫景——在這首緋句中是瞬間消失的水花飛濺——來表達和宣泄人物內心深處的哀傷和幽情,以及對人世無常的感慨。”
“幽玄,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隱藏和不展露,正如這首緋句的寥寥數字,無需多言細節便展現其空寂而深遠之禪味。侘寂是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式美學。古池看似永恒不變,但縱使滄海亦有化作桑田之日,水循環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最終要消失無蹤;而蛙類個體看似壽命短暫,其基因卻能從三疊紀流傳至今。”
維吉爾先生似乎沒聽出他倆的口誤,望向他們的眼神多有讚賞。台下的本地學生大都神色平靜,隻有少數外語選擇了漢語的學生露出神秘的微笑。
……
(2014年2月3日,周一,上午;佛羅裏達州,大沼澤地國家公園)
蛇類相關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相當有趣。許明山深感知識體係的不足,雖然修了一門AP生物課程,但仍覺太過粗淺,因此最近在惡補這方麵的知識。
不過今天他的靈魂分身沒有在虛擬世界裏學習。得益於秋山空開發的新模塊,他們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心分二用,而不必擔心精神集中與虛擬世界時喪失對現實身體的控製。如果不是精神網絡條例限製的話,理論上還可以製造更多的靈魂分身。
“裏德教授,還有多久到目的地?”
“就快了,大概二十分鍾左右。沒辦法,畢竟船隻不像飛行這麼無拘無束啊。”
許明山和裏德教授在虛擬世界裏一人騎著一把飛天掃帚,下麵則是對方本體和他的學生們乘坐的氣墊船。陽光十分熾烈,氣溫正在逐漸升高,這為爬行動物們的活動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