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池州,帶了馬車數千輛,裝載物資無數。沿長江南下,途徑東流,建德等大大小小七八座城池,韋誌俊是右軍主將,地位崇高,這些城池的物資全在他的命令下被裝車運走。
行了三日,其餘眾軍也從池州出發,黃文金、劉官方、古隆賢、賴文鴻四人也被放了出來。此時池州城已經空了,人馬和物資都沒了,四將無法,隻好快馬奔蕪湖告急。
後來,黃文金被封為堵王,劉官方被封襄王,古隆賢被封為奉王,賴文鴻被封為匡王,都是天國重將。不過,這都是後話,此時暫且不提。
李明峰害怕出現誤會,特意讓士兵持了何桂清的官文去饒州張運蘭處提前報信。
張運蘭驗了官文,確認是真,而且前些日子已經得到消息,說一支華洋混雜的隊伍從三河鎮殺了出來。都興阿這老賊夠狠,為了更安全的撤退,竟然將這隊伍留在後麵斷後,結果十幾天都沒有消息傳出,眾人本都以此軍被長毛全殲了呢。
曾國藩因親弟弟曾國華被救出,十分感激這支洋槍隊,特意上表替‘犧牲’的洋槍隊眾人請封。萬沒想到的是,李明峰竟然從長毛腹地殺了出來。
這邊張運蘭也派人去答複李明峰,約定時間,前去接應。在張運蘭的猜測中,洋槍隊是殘部渡江逃到這裏的。為了防止這點人也被吃掉,張運蘭必須接應。
李明峰接到了回複,將韋誌俊招來,對他說:“韋將軍,張運蘭張大人與我約定三日後他將率兵佯攻景德鎮,吸引楊輔清注意力,再派其他部將前來接應我等。我等可駐紮在此,等會和了後軍再出兵吧。”
韋誌俊說到:“楊輔清至今還不知我已歸順大人,我二人雖有宿怨,但他也未必會出兵攔截。況且他就是出兵攔截,韋某卻也不怕,正好可以與他大戰三百合。以我軍之盛,何用他人接應?”
李明峰解釋到:“我之所以要駐軍於此,並非是忌憚楊輔清。而是希望將部隊整編,免得到了清軍範圍,再起紛亂。”
韋誌俊皺著眉頭問到:“我軍建製完全,各層軍官都在,為何要整頓?”
李明峰解釋到:“你心腹將領尚有四人不願歸降,更何況底層兵將,將這些人帶到朝廷勢力範圍之內,當他們得知你投降之後,會有何舉動?”
韋誌俊聽了此話,默然不語。李明峰繼續說到:“即使他們不反,但哪怕他們逃回天國,或者僅僅是逃回家去,不願意當兵,你說朝廷會如何看待此事?又會如何對這些士兵?”
韋誌俊聽了這話,冷汗直冒,對待不願投降的俘虜,無論是以清廷還是天國的行事方法,都是一個殺字解決。韋誌俊向來對自己的士兵忠誠度非常自信,但是黃文金四人的舉動徹底的打碎了他的信心,現在聽李明峰如此一說,他也對自己手下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和自己同生共死產生了懷疑。